第128章 东征在即(2 / 2)

刘继隆没有生气,而是解释道:“我们都去了,那谁来保护山丹?”</p>

“你且留下,守住山丹便算你一功!”</p>

见状,陈靖崇只能郁闷坐回位置上,而刘继隆也开始交代起了一些大军开拔的事情。</p>

此次与以往不同,以往轻骑东略,而今却是步骑混合还带着数量不少的民夫,如果不三申五令,行军路上很容易出事。</p>

“大军开拔,军纪要严,你们今夜回去后要三申五令,让将士们清楚明了,知否?”</p>

“是!!”诸将起身作揖,而刘继隆交代完后,便起身走向了内堂。</p>

见他离去,诸将四散而去,而他则是在进入内堂后见到了曹茂。</p>

“刺史!”</p>

见到刘继隆,曹茂激动从堂内小跑出来,但刘继隆却开门见山道:“行李都收好了?”</p>

“嗯,都收拾好了,就等您了!”</p>

曹茂带着刘继隆走入内堂,只见内堂一侧的书房摆放了好几个大箱子。</p>

这些都是二人的行李,毕竟此次东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成功过后也代表着刘继隆将继续进攻河陇诸州。</p>

不出意外,他们是不会回山丹城了。</p>

“刺史,您说百姓要是知道您走了,得有多难过啊……”</p>

曹茂将饭菜端上来后,忍不住唏嘘一句,而刘继隆也被他这话弄得没了胃口。</p>

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刘继隆一直在和张议潮学习,听他对权谋的一些理解。</p>

对于自己,张议潮确实是把自己当成后辈对待的。</p>

刘继隆不知道张议潮此举是不是在为将来铺垫,但这简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刘继隆也明白了张议潮的不容易。</p>

他肩头的负担很重,却又放不下来。</p>

整个河西,除了他能平衡所有人,再无一人有这样的威望和手段。</p>

他若卸下担子,便是河西分崩离析的开始……</p>

想起张议潮那沧桑的面容,以及透露着孤寂的气质,刘继隆有些于心不忍。</p>

“自此分别,日后恐难见了……”</p>

离别时,张议潮的声音似乎还在他耳边回响,这让刘继隆肩头的担子也重了些。</p>

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带给这段历史什么变故,但他很清楚,如果自己做得不够好,那他和张议潮、张淮深都将受到唐廷的猜忌和怀疑。</p>

“刺史!刺史!!”</p>

在刘继隆心头压抑的同时,内堂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和喜悦的叫嚷声。</p>

张昶大步朝正堂快步走来,隔着老远便对刘继隆作揖行礼。</p>

“刺史,尚铎罗那厮回来了,还把精骑和他们的家眷也带了回来!”</p>

张昶脸上的笑容难以掩盖,刘继隆闻言也站了起来。</p>

他本以为将痛失一个帮手,却不想老天还是垂怜他的!</p>

“走,出去看看!”</p>

刘继隆说完便走,张昶急忙跟上,只剩曹茂着急叫嚷:“刺史,饭还没吃呢!”</p>

“等我回来再吃!”</p>

留下这句话与一道背影,刘继隆带着张昶快步走出了衙门,上马往城外赶去。</p>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二人便已经冲出南门外,隔着老远眺望到了数里之外,正在扎营的人群。</p>

二人策马往外冲出三里余地,直到走出耕地范围,这才见到了带着老弱妇孺扎营的尚铎罗等人。</p>

“刺史!”</p>

“刺史!!”</p>

鄯州精骑的兵卒见了刘继隆,纷纷激动的朝他作揖,比见到了自家亲人还要亲切。</p>

刘继隆见了他们却跟见了鬼一样,翻身下马,伸出手拍了拍围上来兵卒的双臂。</p>

“怎么回事,回了趟鄯州,把我的弟兄给饿瘦了这么多?”</p>

他的话才说出来,四周的兵卒便鼻头一酸,七嘴八舌的与刘继隆抱怨起了鄯州的日子。</p>

得知尚婢婢这厮渡过了饥荒,竟然还让兵卒喝粥吃野菜的行为后,刘继隆错愕的说不出话。</p>

他没想到尚婢婢治军不行也就罢了,竟然对兵卒都这么抠搜,也难怪历史上他逃亡后就没有回去,估计鄯州的兵卒也不怎么待见他。</p>

这一世即便有着自己的帮助,他也不过勉强在廓州站稳了脚跟,而鄯州的人心则是一分为二,多的跟随拓跋怀光,少的跟随自己。</p>

这么想着,刘继隆扫视一眼四周,发现他们连带家眷竟然有四五千人。</p>

“张昶!”</p>

“到!!”</p>

刘继隆头也不回的叫了一声,张昶连忙下马回应。</p>

“让崔恕宰十头骟猪和二百只羊,派人来这里立个大庖厨,让弟兄和妻儿老小们吃个饱!”</p>

“末将领命!”张昶闻言应下,转头吩咐一名跟随而来的山丹精骑回去通知崔恕。</p>

“刺史万岁!”</p>

“刺史万岁!万岁……”</p>

见刘继隆让人杀猪宰羊犒劳他们,鄯州的兵卒纷纷激动叫嚷起了“万岁”这种僭越的词。</p>

刘继隆见状连忙抬手示意众人冷静:“好了,别说这些了,先帮你们的家人搭好帐篷,让他们好好休息!”</p>

在他的吩咐下,那“山呼万岁”的声音才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p>

远处的尚铎罗听到这边的声音,连忙快走过来。</p>

“刺史!”</p>

见到刘继隆后,尚铎罗与悉颉连忙行礼,而刘继隆也扶起二人。</p>

“你们吃苦了,我已经派人去准备饭食,今日好好吃个饱。”</p>

“谢刺史厚爱!”二人连忙感谢,刘继隆见状则是与他们说起了正事。</p>

他带二人远离了鄯州的兵卒,随后对二人开口道:</p>

“你们来的不巧,我明日就要率大军东征,况且……”</p>

他沉吟片刻,想了想开始开诚布公道:“不瞒你们,此次东征过后,我大概会留在昌松一段时间,紧接着收复河陇诸州,前去河西落脚。”</p>

“这件事情,你们暂时别告诉兄弟们,等吃了饭食再告诉他们也不迟。”</p>

“既然你们来了山丹,我会交代崔恕和陈靖崇安排你们和亲眷落脚,在这里安居乐业的。”</p>

他没有让众人跟随自己前往河陇,只是让他们在山丹好好落脚安居乐业。</p>

尚铎罗闻言立马抬手作揖道:“刺史去哪,我们便去哪!”</p>

“没错!”悉颉附和道:“除了刺史,再无旁人能对我们那么照顾,不仅教我们识字读书,还让我们吃饱饭,吃够肉。”</p>

“不管刺史您去哪,我悉颉都愿意跟随您!”</p>

二人说罢,刘继隆不由叹气道:“你们这是何必呢?”</p>

“我老实与你们说吧,我这次去了陇西,河西便不会给我任何支持,届时没了牧群和粮食,你们跟着我也不过是过苦日子罢了。”</p>

“这些话,你们也全部转告兄弟们,让他们好好在山丹落户,跟着我只有吃苦的份。”</p>

“刺史您这是哪里的话?!”</p>

尚铎罗急切道:“只要有您在,还愁没饭食吃?”</p>

“是啊!”悉颉着急道:“山丹的情况是我们看着改变的,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p>

“您能让山丹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牧群、耕地壮大数倍,我们跟您也不过就是吃一两年的苦罢了,后面有享福的时候!”</p>

“刺史,您别再说了,不管您去哪,弟兄们都跟着您!”</p>

悉颉和尚铎罗二人跪在地上对刘继隆作揖,大有一副他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架势。</p>

见状,刘继隆只能叹气道:“罢了,先吃饭再说这些吧。”</p>

他扶起二人,感受着二人比起当初消瘦的体型,不免唏嘘道:</p>

“吃苦了,人都瘦了一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