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若是能让这人世永无战争,其实是什么人做皇帝,倒也真无关紧要。</p>
但这就是人世间的矛盾之处,若他想要达到这个愿望,就必须要去做这个皇帝。</p>
离开黄桥与柳林,刘羡继续往北走,他轻车熟路地直奔魏郡,抵达邺城,可接下来,他在魏郡中看到的景象,却令他大吃一惊。</p>
在他想来,战争结束已经半年了,卢志既然选择了让成都王在河北养望,那要做的事情无非只有两样:一是遣散军队,二是整顿民生。</p>
可如今的邺城,依旧是刘羡年初时来到的景象。城南旌旗连天,营垒成群,漳水河畔仍可见如云般的骏马群饮水撒欢,甲士们则在校场上热火朝天地操练。他们大汗淋漓,寒冷的冬风中,身体上还蒸腾着白汽,朝天高喊刺杀之声,声音如同浪潮一般时起时落。其规模的宏大,并不因为战事结束就稍有减少。</p>
而且,刘羡的车队还未抵达城门前,便有士卒前来拦路,大概是见刘羡随从不少,便在马车前审问道:“你们是何人?前来邺城何事?”</p>
此时刘羡坐在车内,孟讨坐在车外,孟讨便问道:“怎么了?莫非我们有何不妥之处吗?”</p>
士卒道:“这是我们军司的新命令,已经实行一个月了。凡是来邺者,超过十人以上的队伍,不仅要进行搜查,还要向军司报备,若是有虚报不实之处,我王必有严惩!”</p>
“这是为何?”孟讨大为不解,毕竟这种军令相当于半戒严,会给人带来许多不便。</p>
但拦车的士卒却没什么耐心了,他连连催促道:“哪有什么为什么?快交代!不然不许入城!”</p>
直到这时,刘羡才掀开车帘,从车内走出来,笑对士卒道:“好啊,看来邺城的军纪也是严起来了。”</p>
如此说着,他正打算拿出腰间的紫绶金印,不料那士卒脸色大变,连忙拜礼道:“原来是元帅来了!在下不知,还请元帅恕罪!”</p>
听到这句话,刘羡顿时乐了,问道:“你认识我?”</p>
这士卒大概是,他先是表面淡然道:“如卿于卢毓、卢珽。”说罢,便拂袖弃会而去。</p>
郑琰假意去拦,当众说道:“两位皆是天下知名的名士,何至于此,难道就不能相容吗?”</p>
陆机当即变脸作色道:“我久闻卢子道大名,一向敬佩有加,以为他是堪比子产的贤士。可未曾想,竟也负有地域之见。我家声扬天下,功定一国,谁人不知?他这竖儿鬼子,为独自揽权,竟敢如此侮辱!我怎能与这等小人为伍!”</p>
三言两语间,便把卢志打造成一个嫉贤妒能的形象。</p>
参会众人早就嫉恨卢志久矣,他做人做事,皆与其余同僚格格不入,而且又独揽大权。此时若不把他扳倒,以后何时有出头之日?于是纷纷称赞陆机,贬斥卢志。</p>
司马颖素无主见,他本就喜欢陆机的文采,心中对卢志这段时间的大包大揽,也积累了一定的怨气。佯作纠结一番后,最终以众意难违为由,令卢志放下军务,转交给陆机。</p>
无论卢志多么心有不甘,可无人支持他的情况下,哪怕咬碎了牙,他只能低头忍让。于是自此之后,卢志失势,而孟玖与郑琰重新得势,由孟玖主内,郑琰主外。</p>
说到这,刘渊终于告知了刘羡觐见司马颖的办法,他道:“若你想要去见成都王殿下,恐怕要去走孟玖的门路,找他的兄弟贿赂一番,然后才能成行。这不是我玩笑,现在不管是任何人,想要见大将军一面,都必须要有他的同意。”</p>
而听闻这个消息后,刘羡以手扶额,久久不能言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