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奎本是北地黑石山的矿工,世代以挖矿为生。
他生得魁梧,力大无穷,因常年在地下掘矿,练就了一身开山裂石的硬功夫。矿上的人都叫他“穿山甲”——既因他擅钻洞,也因他性子倔,认准的事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为人仗义,矿工们若被工头克扣工钱,他必带头讨要;若有人受伤,他宁可自己少挣些,也要帮衬兄弟。
矿上的人敬他,却也笑他:“杜奎啊,你这脾气,迟早要吃大亏。”
那年冬月,官府征调矿工开挖一条新矿脉,工头贪功,逼着矿工冒险下井。
杜奎看出岩层不稳,力劝停工,却被斥为扰乱军心。
当夜,矿洞塌方,三十多名矿工被活埋。
杜奎拼死救出七人,自己却被落石砸断两根肋骨。
他拖着伤去县衙告状,谁知工头早已打点好官府,反诬杜奎煽动矿工,蓄意破坏。
当地的县令不问青红皂白,判他流放三千里。
流放途中,押送差役受工头指使,想在半路杀他灭口。
杜奎察觉后,趁夜挣脱枷锁,并反杀两名差役,直接跑进了深山。
官府张榜通缉,悬赏百两捉拿“矿匪杜奎”。
杜奎原本想去别处隐姓埋名,可沿途见流民遍地,饿殍千里,这些都是乾州逃难下来的难民。
百姓活不下去,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甚至他还见到了易子而食的残酷景象,这就是当初的北地情况,百姓们活在水深火热里。
“有一天,我在一个破庙里歇脚,一伙拿着锄头镰刀的盗匪竟然想来抢我的钱财。”杜奎扬了扬粗壮的眉毛,没好气说道:“我本不想动手,可他们竟然敢抢老子的钱,那我只有打得他们心服口服才是。”
于是破庙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哀嚎声,那群盗匪竟然就这样被他打服了。
后来他询问那些人,才知道,这些都是被迫成为盗匪的流民,因乱世无道,他们为了活命才聚集在了一起。
那些人见他力大无穷,就求他当他们的老大。
而杜奎当时被官府通缉着,不能经常抛头露面,想着自己也没个归处,若是能让这些流民有个落脚的地方,那也是值得的。
“王九你个叛徒,你忘了我是在哪里收的你吗?呵忒,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杜奎说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朝着王九啐了口痰,鄙夷道。
王九有些羞愧,他自问大当家没有亏待过他们,可是自从这个三当家来了后,他们的日子愈发难过,若还是大当家掌事,他根本不会背叛地龙寨。
不过他只能受着,当年就是大当家给了他一条生路,他得受着。
杜奎继续讲自己的故事,他们听说南方富庶,于是准备一路南下,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了当时在四处流浪的柳青,那个时候柳青不知从哪里学了一些本事,已经踏入了武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