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洒在正太铁路沿线,静谧的夜被一声激昂的冲锋号彻底打破。
张大彪带领着一旅的战士们如猛虎出山般,向着娘子关据点发起了猛烈的佯攻。
战士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长,刺刀在夜色中闪烁着寒光。
喊杀声、枪炮声瞬间响彻山谷,划破了原本宁静的夜空,惊起林间栖息的鸟群。
“同志们,跟我冲!”
张大彪高举手枪冲在最前面,他的声音如同雷霆般在战场上回荡。
一旅的战士们分成三路纵队,呈扇形向鬼子阵地推进。
第一纵队的战士们手持步枪快速前进。
第二纵队的战士们则架着轻机枪提供火力掩护。
第三纵队的爆破手们腰间挂满了手榴弹,随时准备对鬼子工事发起致命一击。
鬼子在娘子关据点的守军,原本在深夜都有些松懈。
巡逻的士兵打着哈欠,哨塔上的机枪手甚至靠着沙袋打起了瞌睡。
但一旅这突如其来的攻势,让他们瞬间陷入慌乱。
警报声凄厉地响起,鬼子士兵匆忙奔向各自的战斗位置,有的连钢盔都戴歪了。
据点中央的探照灯突然亮起,刺眼的光柱在阵地前来回扫动,照亮了冲锋而来的一旅战士们。
光柱扫过之处,战士们立即卧倒隐蔽,待光柱移开后又迅速起身冲锋。
这种灵活的战术动作让鬼子机枪手难以锁定目标。
“八嘎!”
“这些土八路怎么会有这么强的火力?”
一个鬼子军曹惊恐地看着八路军阵地上不断喷射的火舌,他从未见过八路军发动如此规模的夜袭。
据点内的鬼子指挥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大佐。
他听到枪炮声的瞬间,立刻从床上跳起,连袜子都来不及穿就迅速套上军靴,冲出门外指挥作战。
看到一旅来势汹汹,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额头渗出冷汗。
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开始有条不紊地组织反击。
“立即请求支援!”
大佐对通讯兵吼道。
同时拔出军刀指向八路军进攻的方向。
“机枪中队全部进入阵地,炮兵准备射击!”
“八嘎!”
“这些八路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给我狠狠地打!”
大佐挥舞着军刀,大声咆哮道。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被八路军的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
鬼子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轻重机枪同时开火。
九二式重机枪的沉闷响声与歪把子轻机枪的急促点射交织在一起。
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向一旅战士们扫射过来,在阵地前形成了一道严密的火力网。
子弹打在岩石上迸溅出火花,掀起阵阵尘土。
一旅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利用地形,时而卧倒躲避子弹,时而起身冲锋。
张大彪看到一名年轻战士被流弹击中肩膀,鲜血顿时染红了军装。
那战士咬紧牙关,撕下衣袖简单包扎后,又端起枪继续冲锋。
虽然不断有人倒下,但后续的战士们依然勇往直前,踏过战友的血迹继续前进。
“同志们,不要怕!”
“冲上去,把小鬼子的火力都吸引过来!”
张大彪一边射击一边大声呼喊着,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
他手中的枪连续击发,精准地打掉了鬼子阵地上的一个机枪手。
在一旅的猛烈攻击下,鬼子渐渐意识到这股八路军的攻势不一般。
他们开始将更多的兵力和火力集中到正面防御。
原本布置在据点周围用于防御其他方向的机枪阵地,也纷纷调整枪口,对准了一旅的进攻路线。
甚至连预备队都被调上了前线,鬼子阵地后方出现了短暂的真空。
然而,张大彪早有准备。
他见鬼子火力增强,便按照杨虎的指示,灵活地调整进攻节奏。
“先撤一下,找好掩体,等鬼子火力减弱再冲!”
他大声命令道。
战士们迅速向后撤了一段距离,利用山坡上的巨石和树木作为掩体,暂时躲避鬼子的疯狂扫射。
鬼子见八路军后退,以为他们被击退,便有些松懈下来,火力也随之减弱。
机枪射击变得断断续续,有些士兵甚至开始欢呼庆祝。
鬼子大佐却皱起眉头,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张大彪看准时机,大喊一声。
“兄弟们,冲啊!”
战士们再次发起冲锋,呐喊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
这次冲锋,一旅改变了战术。
他们不再是一味地直线冲锋,而是分成多个小组,从不同方向向鬼子阵地逼近。
有的小组负责吸引鬼子的正面火力,有的小组则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迂回到鬼子阵地的侧翼。
侧翼的小组在接近鬼子阵地时,突然投出一排手榴弹。
“轰轰轰!”
爆炸声在鬼子阵地的侧翼响起,火光冲天。
鬼子完全没料到这个方向的袭击,顿时乱作一团。
一个机枪阵地被直接命中,沙袋和日军士兵的残肢一起飞上了天。
“敌袭!侧翼有敌袭!”
鬼子士兵惊恐地叫喊着,阵地上一片混乱。
大佐急忙调派预备队去堵缺口,但为时已晚。
八路军战士已经突入阵地外围,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鬼子的大佐意识到自己可能中了八路军的计谋。
他担心其他据点的安危,于是一边组织部队继续抵抗一旅的进攻,一边派出通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