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式半自动步枪……”指挥部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本就简陋,主要还是“汉阳造”和缴获的三八大盖,面对日军这种新式半自动武器,火力上的劣势被进一步放大。
这意味着,以往依靠工事和血肉之躯勉强维持的战线,将变得更加脆弱。
“西路,从中阳、离石方向进攻的日军,也已经与阎老西的部队交上火了。”另一名参谋补充道:
“晋绥军虽然人多,但武器装备参差不齐,指挥也混乱,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阎老西已经连发三封电报,请求我们……策应。”
“策应?”一位脾气火爆的将领冷哼一声:“他阎百川当初怎么对我们的?现在火烧眉毛了,想起我们来了!”
“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坐在中间的总司令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冈村宁次这一手,摆明了是要先拿晋省开刀,巩固其华北后方,进而威胁川陕。我们和晋绥军,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命令各部队,按照原定计划,化整为零,依托太行山、吕梁山的复杂地形,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正面战场,要打,但不能硬拼。要像钉子一样,狠狠扎进敌人的占领区,袭扰他们,拖垮他们!”
“可是总司令,”先前那位戴眼镜的将领忧心忡忡:
“日军这次的‘囚笼政策’、‘三光政策’,比以往更加残酷。我们的根据地,怕是……”
总司令的目光变得深邃:“困难是暂时的。告诉同志们,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坚定信念。晋省,是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我们一寸山河也不能轻易放弃!”
“是!”
……
命令下达容易,执行起来却异常艰难。
晋中平原,昔日富饶的村庄,此刻已化为一片焦土。
日军的飞机如同苍蝇般在头顶盘旋,不时投下炸弹,将本就残破的房屋炸得粉碎。
地面上,日军的步兵和装甲部队,拉开巨大的包围圈,像梳子一样一遍遍地“梳理”着每一寸土地。
“快!快转移!乡亲们,往山里跑!”一名八路干部嘶哑着嗓子,指挥着百姓撤离。
他身后,几名八路军战士端着步枪,警惕地注视着远方。他们的脸上沾满了硝烟和尘土,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血丝。
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声从村口传来。
“哒哒哒……砰!砰!砰!”
清脆而急促的枪声,与八路军手中“汉阳造”沉闷的射击声形成了鲜明对比。
“是小鬼子的新枪!火力太猛了!”一名战士咬牙道。
“顶住!掩护乡亲们撤退!”干部拔出驳壳枪,对着冲上来的日军射击。
然而,装备了百式半自动步枪的日军,火力输出异常凶猛。
他们三人一组,交替掩护,火力几乎没有间断。
八路战士往往刚打出一枪,还没来得及拉栓,日军的子弹就已经像雨点般泼洒过来。
一名年轻的八路战士,刚刚探出头准备射击,就被一颗子弹击中胸膛,身体猛地一震,缓缓倒了下去。
“小王!”干部目眦欲裂。
“同志们,跟小鬼子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