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依我看,天下无敌(1 / 2)

请,卸甲! 煮小酒 2355 字 12小时前

“说来。”

“我……我希望将军赐下几个汉家或西原的美貌妇人。”

“嗯?”董然一怔,随即恼道:“你既有王位,还缺妇人吗?”

“将军有所不知,我等杂胡条件艰苦,风餐露宿,女子多黝黑衰老。与大国女子相比,差的远了。”胡力该解释道。

“哈哈哈——”董然大笑一阵:“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是常情。只要你将事办漂亮,驻军和周边营妓,任你挑五十个去!”

要钱要女人的人最好对付了,怕的就是什么都不要。

“方才我的话,你可听清了?”董然再问。

“听清了。”胡力该点头:“赤延陀谋反,我协助将军平之。”

“你就言,是你发觉,及时上报于我,记住了。”

“是。”

“赤延陀还有些亲族在吧?”董然弯腰拔出他的刀,放在对方手上:“去,将他们杀了。”

胡力该一愣:“现在?”

董然目光眯起:“怎么,有问题?”

董问不做声,手却落到剑柄上。

此人已知讯,如果不愿上船,那只能送他下线了。

“我这便去!”

赤延陀已经没了。

乌延王大概率也走不出来。

杀一些残亲而已,谁能奈何自己?

胡力该很清楚,现在该抱哪条大腿。

没多久,他提着滴血的刀走了回来。

董然的人在后监视,证实他已将那些人杀死。

见对方没了退路,董然才彻底摊牌:“六皇子和乌延王将至。”

“啊!?”这个为了海鲜奋斗的男人,一听就懵了。

“记住,赤延陀一意投敌在先。”

“这样说,你就是功臣,乌延王位就是你的。”

“如若不然,你杀了赤延陀的亲族……也是你们乌延王的亲族,他们绝对饶不过你的。”

听完,胡力该知道自己上了贼船,已无回头之路,咬牙道:“我明白,希望将军保我。”

“当然,你我一损俱损。”董然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宽心吧,由我和太尉出力,扶你做一个乌延王,轻而易举。”

好处在前,胡力该放下了忧虑,重新浮现喜色:“从今往后,乌延族一定唯将军之命是从!”

胡力该走后,董然立即对董问道:“事情该做的都做了,你现在离开。”

“离开?”董问不解。

“是。”董然点头:“周彻其人,行事毫无章法可言,若是不顾证据,因怒杀你,如之奈何?”

“你去太尉身边,有太尉保着,你便无事。”

“对了,将同你一块行事的两名校尉也带上。”

“还是您想的周到。”董问笑了,抱拳道:“那我便先过去了。”

“早点动身吧,也不知周彻何时到。”董然挥手。

董问没有走主道,而是沿山而下,选偏道而行。

山脚下,有民夫营驻在此。

一个老人缩在营角,身上盖着沾满灰尘的金绒披风。

见董问打马过去,这老人伸长了脖子,问身旁中年男子:“孩儿,你看那是不是前些日子我们看到的大将军?”

男子回头看了一眼,哼道:“什么大将军,他是董然的侄儿!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着,他从身上取出半个馍,递给父亲,叹道:“此前听说六皇子受困了,也不知道脱险没有。”

老人年纪大了,神智有些糊涂,但听到六皇子时,还是抖了抖那件披风:“是送我衣裳的那个皇子吗?”

“是啊。”

“好人,他是个好人!会无恙的。”

“愿他无恙吧。”

“还没有催你去做工吗?”

“还能歇一会儿。”男子坐了下来,伸展了一下身体:“有乌延人顶着,我们舒服了些。上面也忒狠了些,按理说这些乌延人也投降了,却依旧拿他们不当回事,每天不知道要打死多少……”

父子两人,小声议论着,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北羊头山下,西原驻军所在。

最为豪华的穹庐大帐中。

四面是腾腾热炭,帐外冷风如刀,帐内暖如夏。

萧后只盘发,未戴王冠;只着紫纱裙,未披袍。

紫色包裹中,是惊人的细腻和雪白。

一双长腿,盘在厚绒毯上,正看着手中信。

那双威严的眸子中,寒光闪烁。

“倒是失策了。”她轻轻的说了一句。

在她面前,萧焉枝望着舆图,只是美目颇有飘忽之意。

见侄女没接话,萧后不满:“嫣枝。”

“啊?!”萧焉枝这才反应过来:“大势在握,还有什么让您感叹失策之处呢?”

“你怎么心不在焉,在想什么呢?”萧后反问。

“我在想羊头山谈不上天险,但汉军顽守,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打算。”萧焉枝道。

“那个叫周彻的,杀出来了。”

“什么?”萧焉枝一下还没反应过来。

“平定关被周彻拿下,宇文汗鲁身死,呼延贺兰败走,如今大夏与我,隔河分了定阳。”萧后将信丢了过来:“呼延贺兰主张退守修缮定阳城。”

萧焉枝拿着那信,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却是一言也不发。

“你的眼光还是了得的,这个男子确实不一般。”萧后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姑姑夸了口,只怕短时间替你报仇不得了。”

萧焉枝还在沉默。

“你怎又不说话了!”

“他确实是个极了不得的人。”萧焉枝看着自己的姑姑:“如果您和他接触过,就会认同我的话。”

“说一说。”萧后略仰了仰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着。

“作为统帅,他能在最为混乱的局势中做出决断,且执行到底。”

“作为君主,他可以收拢人心,让手下文武和百姓对效忠至死。”

“作为将领,他在军阵僵持时,他不会退缩或者改变,而是将自己的生死也压上去,激励所有人陪他一块用命。”

“决乱事而从速、干大事而不惜身,有得人之德、怀民之仁。”

听完萧焉枝的评价,萧后凤目微微眯起:“在你眼中,他最可怕的特质,竟是所谓的‘德’和‘仁’么?”

“据我所知,此人杀伐果断,有时性格躁烈,手段残酷,似乎和这两者不沾边。”

“对恶者愈恶,对善者愈善,这是他的‘德’和‘仁’。”萧焉枝神情认真:“持此得人,而敢用命,天下焉能不从?”

“依你看,我大原,有谁可敌他?”萧后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