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洞虚道法,诸多妙用(1 / 2)

大洞真经是上清派的正宗传承,大洞真经分为三部,分别是:洞真、洞玄、洞神,并称为三洞,乃是道藏总纲,也是道家诸多术法的总纲。

“洞”的涵义是洞虚、洞天,可以理解为虚空、空间,洞真是指虚空的真意,洞玄是指虚空的玄妙,洞神是指虚空的神灵。

万物皆有阴阳,天地空间也是如此。

虚空的阳面,有形有质,肉眼可见,也称为阳间。

虚空的阴面,无形无质,肉眼凡胎不可见,也称为阴间。

人的魂念寄托于虚空,会聚在一起,可以形成洞虚界。

例如人们都念想着有仙界,这个念头寄入虚空,会聚在一起,也就形成一个虚无的仙界,犹如在虚空开辟一个洞天,故曰洞虚。

这些念头,通常是伴随着美好的愿望,因此又称为洞虚愿界。

人们再念想仙界里有神灵,于是洞虚里就有了神灵。

五方鬼神居于阴曹,阴曹地府也是一个洞虚愿界,五方鬼神是镇守阴阳两界,维系阴阳平衡,乃是属于阴曹正神。

不过阴司鬼神,经常被驱使做一些不太光彩的事儿,因此名声不是很好。

名声不好,香火愿力也就偏弱,并且信奉此道的人,大多都是些心术不正之辈,即便是阴曹正神,差不多也变成了旁门左道的阴鬼。

张凡把五符玉令摆放在桌面上,闭目凝神,手捏道指,观想五方鬼神真意,颂念五鬼显灵咒语,为玉令重新加持法力。

五鬼显灵咒是茅山派常用的道术,茅山派也就是上清派,这些术法在《道藏》里都有收录。

道教的所有典籍,基本都收录进了《道藏》,不过道书里写的玄语,没有师父指点,一般人是真看不懂。

其实有师父指点也不一定能懂,很多玄虚的东西,只可意会,难以用言语描述,只要修练出了道行,自然就明悟了。

反之,如果没有道行,知觉太弱,不能亲身感受,无论怎么讲解都难以明白。

张凡以前就是这样,从小就通读《道藏》,但也没明白个所以然。

不过师父也没指点他这些东西,师父只说,修大道不修小术,大道成了,回头再看这些小术,自然就信手拈来,无需浪费精力钻研。

他现在确实是有这种感觉,这五鬼显灵咒,他是一练就会。

只见桌面上的五符玉令,在他的加持下,重新绽放灵光。

屋里的气场波动,一阵阴风大作,虚空之中有灵光共鸣,五方鬼神从天而降,请神归位,融入五符玉令之中。

并且在他的加持下,五符玉令散发出的气机,远比张瑞祯施展时更为强大。

紧接着,他念头一动,五符玉令之间相互连通,在桌面上颤动,然后就轻轻的飞了起来,悬浮在空中,结成五行阵法。

他睁开眼,念头维持着阵法运行,看着玉令御空,他心里大喜。

“果然,五鬼术法就是洞玄道法的简化版。”

他观测到的玄妙没错,仔细感受这其中的变化,就像五鬼撑起一个小小的虚空。

念头再一动,五符玉令在空中移动,环绕着旁边的茶盘,小小的虚空笼罩,犹如一直无形的大手抓握。

“起!”

一声轻喝,托起茶盘飞了起来,御空悬浮,在屋里环绕飞行,就像五鬼在搬运茶盘。

这五鬼搬运法术,其实不是五鬼之力在搬动茶盘,五鬼是无形无质的存在,不能搬动实物,而是以五鬼作为五行,结成阵法扭曲了虚空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