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不同意也不行啊(2 / 2)

整个园区拥有350万吨每年重交沥青、140万吨每年催裂化、100 万吨每年延迟焦化、25 万吨每年气分等20套化工及精细化工生产装置。

“王总,我们东海化工在高端化工产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聚烯烃和特种化学品领域,技术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在精细化工领域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场占有率在稳步提高……”

“而且之前就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很大。”

马宏桥指着一套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说道。

这时杨国田笑着补充道:“现在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回过头来看当初的选择,是非常正确。”

“这套设备还是我找关系从德国进口的,虽然成本高,但效果非常好,环保要求提高都完全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语气充满了自得,现在充分证明了他之前的眼光。

周志猛点头表示赞同道:“环保越来越严是大趋势,提前布局是对的。”

王可也出言附和了一句。

还对杨国田当初超前的眼光和决策表达了钦佩。

接着又把话题转到了科研领域的投入。

他对东海化工的技术团队和研发能力很感兴趣,尤其是他们在化工材料新技术上的投入,这是未来化工发展的方向。

之所以转型发展慢,主要原因也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

产品由单一转向多元。

产能从炼油为主转向化工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升级转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单单需要的钱就是海量的,而且还不一定成功。

搞技术科研纯纯就是砸钱。

后面,还去看了东海化工的销售中心和物流仓库,听他们详细介绍了一下市场布局和客户资源。

不过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不容乐观。

王可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也提出一些问题。

……

参观结束后,双方来到东海化工办公区。

因为危险因素,公司生产区和办公区是分开的。

会议室里,大家分别落座后,就开始进行正式会谈。

王可率先开口道:“杨董,马总,经过刚才的参观,我对贵公司有了更直观、真实的了解,这是从调查报告中不能接触的。”

“有优势同样也有劣势,而且已经出现困境,急需转型改变企业的发展现状,不过接近两百亿的巨大债务又成了拖累。”

“还有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杨国田点点头表示道:“嗯,王总眼光独到,我们也清楚东海化工当下的困境,这也是我们之前一直想要寻求合作的重要原因。”

“就是希望能借助外部资金实现转型,根据贵方提出全面收购的要求,经过我的深思熟虑之后也同意了。”

不同意也不行啊!有关领导已经明里暗里打招呼了。

虽然是“建议”,但那意思再明确不过了。

不过好在还是正常的商业谈判,而不是巧取豪夺。

而且对方也没有以势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