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改革,三省八部制、科举制等(2 / 2)

典韦、张飞等人闻言也纷纷出声赞叹,虽然他们不是很懂,但不妨碍他们对苏铭的崇拜。

“哈哈,看来诸位爱卿也非常认可这个制度,那朕就放心了。”苏铭哈哈一笑,紧接着说道:“朕还要全国举办科举,这件事就交由吏部负责,谁想要兼任吏部侍郎的官职?”

“主公,微臣愿意,只是科举是什么,微臣还不是很理解。”荀攸一步踏出,接下了这个重任。

“朕欲要让全国百姓读上书,开民智,以科举选拔官员,结束世家世家数百上千年来对文化典籍的垄断。”苏铭的声音掷地有声,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神。

“主公的意思是,用笔试选拔官员,人人皆可参与?”荀彧惊骇出声。

“不错,这是朕思考已久的决定,诸位认为如何?”

“陛下圣明,以才华论高低,单单一个科举,就足以比肩圣人。”贾诩微微拱手。

他是真的这么认为的,自古以来太多人才被埋没了。

他们没有条件可以读书,更没有资格登上庙堂。

如果科举制度早出现几百年,那么华夏将会涌现更多名传千古的天才人物。

郭嘉、戏忠等人亦是被苏铭的大手笔震惊到了,他们更加好奇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能想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制度。

“科举不仅要搞文试,还要办武试,第一名就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以此类推,分文武状元。”

苏铭侃侃而谈,将科举制就这么定了下来。

“遵旨,微臣定按照陛下吩咐的来,只是考试的形式微臣还需要多加琢磨。”荀攸拱手道。

华夏人太多了,若是这么办,不知道要举办多少场考试,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这个朕已经想好了,就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先由各乡镇选拔举人,中举的人才能参与会试……”

苏铭仔细将科举划分出来,荀攸边听边记,从他颤抖的手可以看出他非常激动。

这么一来,科举制完全就是成型的,不像是最初摸索的形态,陛下实在是太超前了。

郭嘉、贾诩等人也对苏铭佩服的五体投地。

“陛下,那朝廷是不是要大办学院?”戏忠拱手道。

“不错,这件事就交由蔡院长执行,可以由朝廷开办,也可以由私人开设,但收费不能超过朝廷规定的标准线。”苏铭点点头。

华夏太大了,若是用朝廷办,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允许私人开办,可以加快这一进程。

最重要的一点,有了科举制,那些异族才会更加努力学习华夏文化典籍,这样同化他们的速度也会快上许多,一举多得。

“微臣遵旨!”蔡邕郑重拱手。

他虽然忠于汉室,但看到自己女婿成为帝王,外孙成为储君,他比任何人都要高兴。

蔡琰、貂蝉等女站在一侧,并没有出声打扰苏铭。

苏陌小脸崇拜地看着他的父皇,他年纪虽小,但也能听明白科举制和三省八部的重要改革对大乾的重要性。

这要是让他统治,他根本想不出这种划时代的改革。

这场登基大典持续了一整天,期间除了吃饭的时间,苏铭都在大刀阔斧的改革。

不过他还是没有涉及到土地改革,饭要一口一口吃,他所做出的改革够大了,土地改革延迟一段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