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最为担忧的,便是腐国的串联手段。作为曾经的殖民大国,腐国擅长利用各种复杂的国际关系,在背后操纵局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串联手段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能引发地区动荡,威胁到华夏的安全与稳定。在这“群狼环伺”的危险环境下,刘铮深知,华夏必须做到一击必杀,以强大的实力和果断的行动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让他们不敢轻易轻举妄动。
事实上,腐国一直以来都不是个安分的角色。在秘密准备战备的同时,它还悄然向曾经的殖民地渗透策反人员。通过米国的渠道,腐国将触角伸向澳国、蓝国、印国、伊国等众多曾经的殖民地。这些行动背后,隐藏着腐国不可告人的野心和狡猾的算计。
腐国自以为行动策划得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然而,他们低估了华夏的情报网络和民众的觉悟。自从华夏国开展第一次反鹰打黑行动以来,在基层建立了完善且固定的检举渠道。随着行动的深入推进,各地突然涌现出大量没有实际业务活动的米国商人和传教士。这些人的异常行为引起了民众的注意,各地的检举材料如雪花般纷纷飞向华夏的参谋部。
当刘铮收到第一封检举信时,他迅速做出判断,下达命令要求各地保持冷静,不要急于采取行动,不要干扰这些人的活动。通过杰斯在美国的确认,刘铮清楚地了解到,这些表面上是米国人的个体,实际上都是伪装成米国人的腐国军人。
这些伪装成米国人的腐国军人抵达各地后,目标明确,径直前往那些曾经是腐国殖民地的既得利益者那里。这些既得利益者,曾经在殖民统治时期高高在上,享受着特权与财富。然而,在华夏的领导下,这些殖民地实现了独立与变革,他们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面对这样的落差,他们心中自然充满不甘。
尽管在华夏国的几次严厉打击之后,许多人开始有所收敛,不再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但如今,腐国带来的所谓盟国要收复殖民地的消息,让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这些既得利益者,包括原来的官僚、资本家、地主和商户,他们不满足于当下的利益,妄图重新掌管权力。因为腐国给他们描绘的美好蓝图足够诱人,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反抗的勇气。
而华夏国的各个海外自治国,经过两年的精心管理,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在华夏的治理理念下,民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很多地区的土着居民积极参与到管理之中,实现了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不存在任何特权阶层。就连寺院的喇嘛也需要参加劳动才能获得相应收获,多余的土地被合理平摊给百姓。这一系列举措,虽然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但也不可避免地触及了各个国家专职宗教的利益和地主的利益。不过,在华夏强大政权的威慑下,这些少数既得利益者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