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强压下心底翻涌的怒火,只觉脑袋像是被重锤猛击,一阵阵地昏沉胀痛,仿佛随时都会炸裂开来。他有气无力地开口:“史阿,快把神药拿来。”声音虚弱得连他自己都有些陌生。
史阿匆匆忙忙取来药瓶,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粒神药。天子迫不及待地接过,放入口中,仰头咽下。随后,他缓缓闭上双眼,靠在龙椅之上,静静地等待着药效发作。
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每一秒都在考验着天子的耐性。不知过了多久,那股熟悉的清凉之感从腹中升腾而起,迅速蔓延至全身。天子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原本苍白如纸的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他深吸一口气,只觉精神瞬间恢复,神清气爽,仿佛刚才的暴怒与不适都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通知朝会,让袁绍的使节即刻前来殿内,朕要亲自召见。”天子坐直身子,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然。他深知,接下来与袁绍使节的会面,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己必须全力以赴,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为朝廷争取最大的利益 。
辛评身为袁绍的使节,被特许参加朝会,然而在天子未召见他之前,他只能按捺着心思,缄口不言。
巍峨的大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天子端坐于龙椅,目光缓缓扫过群臣,随后沉声道:“诸位爱卿,今日有一则要事告知。马超已将袁术斩杀,袁术势力已然败亡。”这消息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马超怎敢如此擅杀诸侯,简直目无法纪!必须严惩,以正朝纲!”有大臣满脸怒容,义愤填膺地高声说道。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反驳:“话不能这么说。马超为朝廷效力,成功解了扬州之围,立下大功,如今非但没有得到嘉奖,反而要被治罪,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又有大臣站出来,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说得好听!扬州虽平定了,可扬州牧刘繇却被马超的义弟孙策所杀,这二人如此肆意妄为、无法无天,不严惩如何震慑四方?”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各方意见僵持不下。天子见状,缓缓抬起手,轻轻一摆,声音不高却带着十足的威严:“都住口。”众人瞬间安静下来,肃目而立。
天子直起身子,收起平日里那副慵懒之态,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环视着殿下群臣,高声说道:“昔日董卓祸乱朝纲,朕与各路诸侯亲率大军前去讨伐,那董卓已被正法。可袁术、袁绍却不尊朝廷号令,擅自攻伐诸侯。朕派遣马超前去解扬州之围,马超一路势如破竹,如今袁术已被斩首。”天子刘辩将这一系列功绩都巧妙地揽到了自己身上,好似一切都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完成的。紧接着,他又正了正神色,大义凛然地说道:“朕一向秉持着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的原则,马超劳苦功高,解了扬州之围,如今扬州太平,天下太平也指日可待,又怎能贸然问罪于威侯?”
朝堂之上,看似各执一词的朝臣,实则大多都是世家大族的代表。那些主张嘉奖马超的人,心里打的算盘并非真心认可马超的功绩,而是想先把马超捧到高位,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待时机成熟,再将其拉下马。而那些叫嚷着要处罚处置马超的,也并非真的在意马超的过错,他们不过是想借此试探天子的态度。毕竟马超这种不按世家套路出牌的行事风格,让世家大族意识到自身利益受到了威胁,若不加以遏制,日后世家的危机感必将与日俱增。
天子刘辩又怎会不明白这些人的小心思?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待众人争论得差不多了,才抛出那一番冠冕堂皇的言论。果不其然,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阿谀奉承之声。
“陛下英明神武,实乃我大汉之福!这般决断,颇有汉武之风,高祖之相,大汉中兴就在眼前呐!”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高声称赞,满脸谄媚之色。
“是啊是啊,陛下目光如炬,洞察秋毫,对马超之事的处置恰到好处,实乃吾等之表率。”另一位大臣赶忙附和,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天子捧上了天,而天子则端坐在龙椅之上,微微颔首,接受着众人的恭维,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稳固自己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