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遮风挡雨(2 / 2)

江宁开口说道:“立马命人给秦总兵送信,一定要护好殿下周全,绝不能有闪失。”

李若琏闻言,点了点头。

…………

此时,身处贵州的老魏,正经历着他这些年来最为刺激的一段日子。

原本,他是被秦良玉请来照看朱由检的,可谁能想到,朱由检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当初说好只是在一旁观战,结果呢,趁曹文诏、赵率教调度兵马的间隙,朱由检竟直接下令让皇明卫向叛军发起冲击,自己更是一马当先,提刀冲锋。

见此情形,老魏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去世多年的太奶在向自己招手了。

这要是朱由检出了个三长两短,他老魏可怎么交代啊!

随后,老魏像发了疯一样,纵马提刀,不顾一切地冲入乱军之中,拼了命地护在朱由检身旁。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朱由检掉一根汗毛,否则,他老魏只有自裁谢罪。

对于朱由检的擅自出兵,曹文诏和赵率教二人也是惊得目瞪口呆。

这可不是小事啊,这消息要是传到成都的江宁和京城的朱由校耳中,他们俩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两人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带领精锐人马,迅速将朱由检紧紧护在身后,说什么也不让朱由检再提刀冲锋了。

眼见众人坚决不同意自己提刀冲锋,朱由检也只好作罢。

随后,他便下令让皇明卫听从曹文诏和赵率教二人指挥,投入与叛军的作战。

这可让曹文诏和赵率教二人一阵头疼。

要知道,皇明卫成员可都是宗室子弟,虽说他们平日里一直接受军事训练,但毕竟从未真正上过战场。

对于这些养宗室子弟,二人实在不抱太大信心。

可谁能想到,四千皇明卫竟集体向曹文诏和赵率教二人请战,个个神情激昂,表示一定要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这一幕让曹、赵二人直接傻眼了。

最后,还是朱由检几次出面劝说,两人才勉强同意,允许皇明卫参战。

………

与此同时,在洛阳福王府内,杨安竟见到了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人。

他赶忙将自己从四川南下又北上洛阳的经过,以及打探到的消息,一股脑儿全部汇报给对方。

对方听后,表示杨安立下了大功,并叮嘱他盯好院落中的那几个人。

杨安激动不已,感觉自己就要平步青云了。

此时,在王府的小院中,青山先生、他的叔父,还有手持铁如意的老者围坐在一起。

青山先生的叔父开口道:“拱卿兄,如今福王已经同意,京城那边也做好了万全准备,咱们何时进京?”

手持铁如意的老者一边把玩着手中的铁如意,一边笑着说:“进卿,京城传来消息,三大殿即将竣工。

三大殿竣工之日,便是改天换地之时。

咱们过几日便可进京。”

说到此处,几人神情都激动起来。

紧接着,手持铁如意的老者又道:“今年恩科,未曾料到东林学子居然全数被录取,这点倒是有些出乎老夫的意料。”

青山先生的叔父闻言,笑着说:“拱卿兄,这也没什么可担忧的。

纵然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和那个江宁有别的想法,可只要大势已定,他们的一切计划都不过是空谈罢了。”

手持铁如意的老者点点头,随后问道:“江宁现在是什么情况?”

青山先生的叔父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说到底就是个绣花枕头。

如今他率领十万兵马坐镇成都府,整日与蜀王混在一起,吃喝玩乐。

至于贵州那边,是秦良玉、赵率教、曹文昭三人领兵围剿,但也没取得太大进展,想来短时间内战事根本结束不了。”

手持铁如意的老者点了点头,笑眯眯地说:“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位江大人临死前再好好享受享受吧。”

就在几人交谈之际,王府总管赵全德来到小院外。

杨安见状,赶忙将他请进院内。

赵全德一见面就说:“二位先生,王爷昨日偶感风寒,病倒了。

如今正在养病,还请二位先生确定好进京时间,通知一声,到时王爷也好早做准备。”

听到这话,两人随即询问福王朱常洵的病情。

赵全德只称是感染风寒,除此之外,只字未提。

两人见状,也只是点点头,随后叮嘱了几句,赵全德便转身离开了。

这时,青山先生开口道:“叔父,如今这节骨眼上福王病倒了,会不会影响咱们的大事?”

手持铁如意的老者抚着胡须,笑着说:“青山呀,福王只是偶感风寒,不碍事的。

毕竟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可是九五至尊之位,就算爬,福王也会爬进京城登上皇位的。

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的机缘啊。”

青山先生的叔父也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