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出身的军队,向来是各家自扫门前雪,从不管别人瓦上的霜。
楚云飞本在云中驻防,与独立1师交换防区后进入归绥。
副官孙铭则先代替他前往九原城,46师的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在绥西全境张贴安民告示,红底金字写着 “奉统帅部令,整肃绥远军政”。
同一时刻,五原城的王家大宅内,王天珩正对着铜镜整理军装。
“姐,你说旅长的军装确实比团长好看,你弟弟我竟然也能担任少将旅长一职,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堂姐王玉书倚在雕花窗边,手中的翡翠镯子轻轻叩击窗台:“35军调往察南的命令一下,大批士兵纷纷选择改投,这才让你顺势扩编至6000人。”
“可主政绥远的人选,既不是门炳月,也不是骑兵军的两位军长,竟然是名不经传的楚云飞。”
“这李司令倒是会借力,楚云飞在山城有靠山,连付无义都忌惮三分。”
王天珩哼哼一声:“这你就说错了,不是李司令借楚云飞的力,而是楚云飞借了李副司令的力。我也搞不懂,主政绥远这件大事,显然是李副司令来担任更合适,为何让给楚云飞?”
“要么是李副司令对这些虚职不感兴趣,要么对方的野心比绥远更大。”屋外,王天珩的姑姑王友卿走过来,为两个年轻人答疑解惑。
道理很简单啊,看不上区区主政绥远的职务罢了。
有一件利好王家的事情,大汉旅6000人编入46师,楚云飞的新编46师扩编为绥远独立2军。
能够绑定在楚云飞的战车上。
这是保证家族亘古不衰的策略。
付出的代价有点大,王家为了招揽35军的五千多人,付出了2万多亩的田地。
好处则是把大汉旅的战斗力提升了上来。
付无义练兵的本事不错,士兵的基础素质远胜伪军。
绥远的天变了,就在这初春的寒流里,迅速的完成了一波权利交替,由35军的付军长转到了楚云飞手上。
最让人高兴的竟然是山上当大王的老西,获知楚云飞主政绥远,付无义的 35 军已移防察南,而曾经的 46 师竟在短短半月内扩编为军。
在他眼中,楚云飞更年轻,心思不沉。
等日后东山再起,更容易夺回绥远的控制权,晋绥军也能恢复到巅峰状态。
一切为了存在,存在既是合理的。
眼下不得不放低姿态,联合李峰的独立军,借助已成规模的绥远军工补充军械,缓缓恢复实力,再行图谋。
联合八路是为了生存,联合李峰也是为了生存。
只要能守住晋绥军的根底,低一低头而已,问题不大。
35军调走,楚云飞入驻,李峰一直隐居在幕后,持续加强独立军的实力。
手上的牌越发硬朗,足够应对乱局。
王天珩邀请李副司令到五原城,王友卿已经委托人采购了15门20毫米速射炮,炮弹3000发。高射机枪20挺,子弹5万发,炮弹有点少,子弹也不充裕。
能买到机关炮,也是托了不少关系。
以此组建高射炮连、高射机枪连,能提升不少防空手段。
20毫米速射炮也能配备给部队,充当反坦克武器,比37毫米速射炮更轻便。
日军坦克、装甲车都是小脆皮,20毫米机关炮足够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