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登舰(1 / 2)

我这个‘老一辈’没什么实力,唯有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份内的工作,才不枉重生回到这个时代。

灵月口语最好,双方交易沟通时,需要小组三人回答时,张春漠和丁启都默认灵月上前回答。

搞得她跟张春漠开玩笑:“再这样下去,大家会以为我才是队长的。”

张春漠立即笑喊:“沈队长!”

事情谈的还算顺利,其实价格方面我们还能接受,买航母那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做成的事。

谈判的主要问题是,对方要将退役航母拆成空壳,就拆哪些东西发生分歧。

我们当然是希望他们能多留一些东西,对方则表示你们买的是废钢,我们当然是把能拆的都拆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门清,种花家买回去是研究的,但很多国家不想我们研究航母,拿买废钢当理由,他们也是用嘲讽的态度。

他们还想造航母?绝不可能!凭他们那老掉车的车床,贫穷又落后,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澳的工作人员那叫个鼻孔朝天,牛哄哄的,你们有意见就别买啊!他们很清楚,种花家在别的地方连‘废钢’都买不到。

最终我们退一步,同意了他们自主拆除所有配置,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让我们登上去看一眼。

对方开始不同意,这个时候咱们种花家的人情礼节这一块就发挥作用了,刘领导来时送礼,都是大使馆安排的。

这个时候悄悄挑了几个中下层干部,送出从朱暻那里‘抢’来的精美茶具。灵月这个女同志则送他们的夫人绸扇。

精美的丝绸扇,把那些女人的眼睛都看直了。东方最美的瓷器和丝绸,从古至今都是最受外国人喜欢的。

这个礼物送的很值,对方同意咱们悄悄去‘验货’,在拆除之前登舰一观,但只允许三个人上去。不能带相机,甚至不能带纸笔。

这个名额本来绝不会有灵月的份的,她和张春漠、丁启本来就是编外人员,肯定是大领导带个安保上去一观。

灵月忍不住感叹,这个时候要是有手机或者微型相机就好了,哐哐拍,一张照片都能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少走不少弯路。

没想到在登舰前一天,刘领导找到小组三人,直接问:“你们的记忆怎么样?带你们其中一人登舰,能记下多少东西?”

三人相视一望,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同时又觉得压力极大,如果没等记下多少东西,辜负了信任,会懊悔终生的。

张春漠低声问:“只有三个名额,应该有别的同志有这个能力吧?”

刘领导直接说:“很多专业名词,还需要你们这样专业的人才来记。你们以为登舰是荣耀,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那里面的一张图、一个词,带回去都是信息!”

听到‘图’,张春漠和丁启同时看向灵月,异口同声地说:“那应该让沈同志去!”

刘领导看向灵月,没想到三人小组,另外两人都是意见很一致地推荐这个女同志。这倒省了三人讨论的时间。

“沈同志,你自己觉得能胜任吗?”

说实话灵月很紧张,只觉压力山大。若说之前到羊城参与翻译工作是龙套,后来被选中来澳国是小配角,那登舰就直接变成重要配角了啊!

并且,她今日登舰一看,后面给机构送资料,她就得全面配合,有可能这一配合就是三、五年。

可是,让她拒绝她又做不到,我得做个更有用的‘老一辈’啊!

确实只有她会画,只要她看一眼,不说全部记下来,最起码能画出七成实物模样。她的眼睛就是相机,她的大脑就是绘图板。

张春漠和丁启去,可以记住很多专业名词,但她进去,除了名词还多一份图样。

只沉思了一秒钟,灵月就下定决心了,哪怕未来三、五年都得跟外界断联,她也愿意!

当即掷地有声地道:“请领导放心,我能胜任这份工作!”

怕说太满反而显得不稳重,她又补充道:“我能保证,最少记住一半重要信息!”

刘领导笑了:“能记住一成就了不得了!”

但笑意很快敛去,大家都想到三年前,我们的同志去米国考察,米国不让靠近,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只为能多看一眼,多看清一点……

灵月觉得眼眶有点湿,在场的人只经历了一次这样的屈辱,而她是经历两次的。

前世那张照片,传了几十年,每每看起,都忍不住感叹,为什么我们必须强大?这就是理由!

刘领导直视她再次道了句:“能记住一成,哪怕是记住几个重要部份的构图都是大功!”

灵月点头:“我不为功劳,只求能出一份力!”

登舰当天,赵队担忧地叮嘱她:“我不能上去,你要全程跟着刘长官,千万不要独自跟任何一个澳人走。”

灵月失笑:“我又不是小孩子,还能迷路不成?”

“不,舰上很大,他们若有意为之,让你迷路很容易。”

灵月重重点头:“你放心,我会寸步不离地跟着刘长官。”

登舰的主要人自然是刘领导,她和另外一个安保,就像陪领导出差的文秘和保镖,澳国人对她没有一点防备。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登船之前,三人都被搜了身,给灵月搜身的是一个女兵,灵月听到她笑着跟另外一个女兵说:

“又瘦又小,简直像个孩子!”

安全头盔戴到她头上,直接罩住眼睛。哪怕是最小号的救生衣,她穿上之后也像盔甲一样。

她就像个人畜无害的小宠物,哪怕是最严肃的舰长,对她也毫不设防。

刘领导隐晦地朝她点点头,她回以一个坚定的眼神。对方虽然同意登舰一观,但只带他们往普通舱走,速度还很快,一幅赶紧转一圈就离开的态度。

昨夜灵月很努力地回忆,前世参展时看到关于航母的信息,她记得的很清楚,对墨尔本号写的是,澳国拆除了所有关键设备。

包括雷达和动力系统,我们能研究的只有结构,如蒸汽弹射器和甲板设计等等。

也就是说她要记下的重点就是对方拆掉的东西,她的精神高度集中,对刘领导和对方的交谈充耳未闻,连翻译的工作也抛之脑后。

眼睛像雷达一样扫描看过的每一样东西,记下每一个单词,将看到的部份构思化,在脑海中生成线条……

而她的反应落在澳国人眼中,就是胆怯的、害怕的、畏惧的,这大大取悦了那些海兵,连女兵都笑着安慰她:

“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