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学院自然成为了众多学子向往的热门学院。
如今理政殿总理大臣弥生就是首任法学院的院长,楚国朝堂之中,毕业于法学院的学子众多,几乎占据了朝堂四分之一的数量。
这个数字很大,所以这些年考入法学院的学子一年多过一年。
除了法学院得到壮大之外,政务学院一直也是一个热门学院,这个学院已经成为了学宫的一个综合性的学院,这个学院的学生学的东西很杂也很多,但是却很重要,里面包括算术、农学、商学、史学、文学等科目,培养的都是综合性人才。
这个学院的学子结业之后,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科举入仕,地方上来自政务学院的结业生至少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数量,比法学院的学生还要多。
唯一差点的就是在朝堂中枢没有领头羊。
兵学院的学子前途好,竞争小,还不需要参加科考,想要报考兵学院的人数自然很多,但兵学院的总人数始终都被控制在一千人左右,每年的毕业生也只有三百余人。
所以兵学院每年的新生人数也只能是三百人,而且这三百人里面,还要扣除一百人的名额,这些名额都是留给军中立功的底层非兵学院毕业的军官,让他们在兵学院进修。
进修回去的底层军官才是各军之中争抢的香饽饽。
因为这些人既有战场实战的经验,又能知兵,都是极好的人才,反观兵学院毕业的学子却有着不确定性。
有可能会是大才,但也有可能是孬种。
工学院自不必说,发展的情况不温不火,虽然工学院对学子的资质没有多大的要求,但因为结业之后只能进入少府,虽然待遇不错,但却不能做官,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工学院的吸引力并不大。
医学院的情况跟工学院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工学院。
工学院的学子若是弄出了一项新的技艺,那他不仅能提升级别,还能因此而得利,暴富起来的人也有不少。
而医学院的结业生待遇虽然也不错,但也仅此而已了,结业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分到各个郡医院,只有少数人才能留在襄郢的太医院或者医学院。
医学院的院长医修一直想要在楚国县一级开办医院,但受制于合格医者的人数太过稀少,勉强只能维持州郡一级的医院运行。
不过,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其已经派遣他的亲传弟子前往郢都学宫改建医学院,等几年之后,郢都学宫医学院的毕业生多了起来,那县一级医院的建立也可以尝试了。
对于医学院院长医修的想法,熊章也是十分支持,还对郢都学宫的医学院进行了拨款扶持。
若是能增强楚国的医疗条件,改善楚人的体质,也是提升楚国实力的一种途径。
医修有一个得意弟子,名为长桑君,此人擅长脉法,如今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成为了楚国太医院的坐诊医者,能力十分不凡。
医修曾经在熊章面前夸赞过,再过一二十年,他这个弟子的能力就要超过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