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三月初七,正值清明时,五井村的人们纷纷聚集在城北的小院里。
大家神情肃穆地站在一起,向北而设祭。他们摆放好香烛、祭品,然后静静地凝视着北方,仿佛能够透过时空的距离,与远在他乡的祖宗们遥遥相望。
虽然无法亲自到祖先的墓前祭拜,但通过这种隔空的方式,他们依然能够传递内心的哀思。
清明后的第二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正是出行的好时节。
夏一丰精神抖擞地带领着秦乐、余年等一行人,早早地来到了骡车停放的地方。
骡车整齐地排列着,每一辆都被擦拭得干干净净,车上装满了各种货物。
这些货物都是林氏商行精心准备的,其中包括林氏酒坊出品的越梦仙和果酒,以及林氏茶庄出品的越晨香茶叶,还有许多越州的特产。
除了这些自家的产品,还有一些是吴家委托林氏商行售卖的丝绸布匹。尽管吴家家主对林暖有些看不上,也不愿意将技术分享给她,但他也明白,多一条销路总是好的,当然这委托费自然不能少。
林暖和夏一丰并没有拒绝吴家的委托,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毕竟再过几年,城北的桑蚕业肯定会蓬勃发展,到时候他们自己也需要进行营销。所以,这次借着吴家的货物,正好可以先打开一轮市场。现在的东西又没有专利权,也没有商标意识,货好才是根本。
一切准备就绪后,夏一丰一声令下,五辆骡车缓缓启动,向着北方前进。
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仿佛在诉说着这次走商之旅的艰辛与期待。
至于张春强和陈行义所经营的林氏酒坊,那生意简直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尽管清酒的供应仍然依赖于张氏,但这并没有阻碍酒坊的蓬勃发展。
每次张春强都会特意留存一部分清酒,然后尝试利用清酒去再次发酵。
成功概率不太行,有时候没几天就发霉了,有时候迟迟不见出酒。坏了的也不扔,都是粮食,猪不能吃的就给鸡鸭吃,反正也不怎么会浪费。
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试验,总有一天能够成功酿造出属于林氏酒坊的清酒。
到那时,张家酒业,哼哼,那就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