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一声声清脆的枪响,如同战场上的夺命音符,敌人在这精准的射击下,纷纷倒地。
一名神枪手在连续击中几个小鬼子后,轻轻擦拭了一下脸上的硝烟,冷静地说道:“多消灭一个,咱们的胜利就多一分把握。”
在步坦协同的紧密配合下,小鬼子的撤退之路变得荆棘密布,举步维艰。他们不断有人倒下,队伍愈发混乱不堪。
有的小鬼子试图负隅顽抗,但在八路军强大的火力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瞬间便被打得粉身碎骨。
而有的则只顾着仓皇逃命,完全不顾身边战友的死活,队伍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此时,独立一团和独立二团如同两把锋利的钢刀,从两侧迅猛包抄过来,进一步缩小了对小鬼子的包围圈。
独立二团的团长丁伟挥舞着手中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刀,刀刃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他声如洪钟地大声喊道:“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乡亲们,别让小鬼子跑了!冲啊!”
战士们在他的鼓舞下,如同猛虎下山般,怒吼着冲向敌人,与小鬼子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近身肉搏。
战士们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飞,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和飞溅的鲜血。一名战士在与小鬼子的拼杀中,虽然手臂被敌人的刺刀划伤,但他却浑然不顾,咬紧牙关,猛地用力将大刀砍向敌人的脖颈,随着一道血柱喷出,敌人的头颅滚落尘埃。
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水,大声喊道:“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周围的战友们受到他的激励,更加勇猛无畏,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山谷。
独立二团则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如同鬼魅般在山林间穿梭。他们巧妙地避开敌人的正面火力,从侧翼对小鬼子进行骚扰和打击,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二团的战士们凭借着灵活多变的战术,不断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给予致命一击。他们时而用手榴弹炸向敌人的密集处,时而用机枪扫射敌人的散兵,让小鬼子们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苫米第四楼看着眼前这混乱不堪、宛如人间地狱的场景,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他望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迷茫,期待着幺零八师团的援兵能够尽快到来,但又深知局势的严峻,心中充满了不安。
他不知道,吕梁附近的那个旅团,在赶来救援的途中,正一步步踏入八路军精心布置的陷阱。一场更加激烈、更加残酷的战斗,正在不远处等待着他们。
在晋地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上,局势已然到了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108 师团的另外一个旅团,远在吕梁市附近徘徊。
即便他们拼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朝着战场驰援,也注定无法赶上这场激烈战斗的节奏,改变不了眼前的战局。
108 师团的师团长下元熊弥,站在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他深知,贸然让第 25 旅团全体出动,或许也只是徒劳无功,难以扭转苫米地四楼旅团岌岌可危的局势。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他无奈地做出决定,直接命令第 25 旅团原地驻扎。最终,仅仅派出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从吕梁市朝着临汾市方向艰难前进。
然而,这点兵力投入到广袤的战场上,就如同往汹涌波涛中投入一滴水,杯水车薪,对于深陷重重包围的苫米地四楼旅团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不过是聊胜于无的挣扎罢了。
但这一切对于陈振华来说,早已无关紧要。此时的战场形势,正朝着八路军预期的方向发展。战车团宛如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将苫米地四旅团死死地压制在特战团阵地的前方。
特战团见状,立刻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全速开火。密集的枪火交织成一片,仿佛是狂风暴雨倾盆而下,子弹如雨点般朝着敌人倾泻而去,发出 “哒哒哒” 的尖锐声响,在敌群中穿梭,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独立一团和独立二团从两侧如猛虎下山般发起了猛烈的火炮及火力袭击。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落在敌阵之中。
瞬间,火光冲天,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大地都撕裂。硝烟弥漫开来,将敌人的阵地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