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叶舒黎(1 / 2)

大宋潜火队 李耳 910 字 1小时前

其实当年赵桓要去槐花巷,是去见一个人。

精通茶道的汴梁女伎,叶舒黎娘子。

其实赵桓并不是为了茶道,是为了美人。

事实上,太子也并不懂茶道,打心底里也不喜欢茶道。

因为官家喜欢,赵桓为了讨父亲欢心,才不得不学习茶道。

自从他被立为太子后,千斤重担仿佛都压在了他的肩头。他过得很累,性情也越发敏感。

赵桓并不像他的父亲,精通才艺,书画种种,他也提不上兴趣。

赵桓也不像他的皇弟赵楷,才高八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因为官家最爱书画,因此格外喜欢赵楷。

这个赵楷,曾经悄悄参加了科举,他的试卷还曾被考官推成了第一名。

官家十分开心,但以为不能让儿子抢了风头,于是点了第二名作为状元。

这是官家的谦恭之德,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赵楷头上这个状元皇子的称号很快流传开来,朝廷上下,无不称赞。

官家为了庆祝这件喜事,特地办了一场皇室家宴,在宴会上大大称赞,并且进封赵楷为郓王。

那次家宴,他这个太子不是主角,倒像极了陪衬。

他心有不甘。

官家喜爱上了茶道,尤为推崇七汤点茶法。

好,那他赵桓便一心研究茶道,于是他特地请了汴梁有名的茶博士陆文仲来到东宫。

后来,他又听说,叶舒黎娘子深谙茶道,新创了青凤胜雪饮,一时在汴梁传为美谈。

于是赵桓拜托了陆文仲牵线搭桥,去拜访了叶舒黎,学习茶道。

当年大火那天,赵桓本来要去的地方便是槐花巷,也即叶舒黎娘子所住的地方。

开始赵桓确实是为了学习茶道,可久而久之,他仅仅是为了见到这个人,叶舒黎。

若是论貌美,她恐怕算不上一流。

但若是论温柔,她如同中秋之月。

一颦一笑,举止言谈,她往往是不落俗套,坦率真诚。

在朝廷,他见到了太多的虚伪钻营,这让他觉得尤为可贵。

平时,日常琐事政务也往往让他不胜繁巨,他本来没有太多理政治国之才,每日听着老师讲书论道,反而感到枯燥至极。

又或许他仅仅是想在叶舒黎这里待一会,哪怕只是坐一会,喝一杯茶。

在这里,他不用是太子,不用是任何人,只要做他自己便好。

他们之间的相处从来没有任何逾矩之处,偏偏叶舒黎的温柔让他感到十分放松。

江山太重,美人却近在眼前。

后来他爱上了叶舒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