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官惟贤也带人杀了出来。
刚才围攻他营寨的五千人一看王承胤大败,大营里面又有官惟贤,大营外面有夏王。
王承胤三万人都被夏王打败了,他们这点人还怎么打,赶紧派人跟官惟贤说他们都是身在万历,心在夏王的忠臣。
直接降了,然后跟着官惟贤一起开始追杀前同僚。
官惟贤带着一万多人追着王承胤的屁股,一直追杀到西直门,才被城头弓箭手射退。
官惟贤带着部队和俘虏回到北大营,见到王鼎赶紧下马请罪:“末将无能,未能擒住王承胤,请夏王责罚,”
王鼎哈哈大笑:“何罪之有,官总兵和张参将在九边这场叛乱中坚持立场,同叛乱分子坚决斗争,大功!日后我让内阁安排给你们封爵!”
官惟贤和张奇化二人都是大喜,在大明朝封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们也没想到王鼎的爵位和大明爵位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说大明最低爵位是伯爵,李成梁以前就是宁远伯,这个是世袭的,封了爵位,基本就等于与国同休了。
王鼎体系内部最低的爵位是三等骑士,上面才是公侯伯子男,每种爵位也都分三等,而且每代都是降爵袭位。
这些贵族爵位降到最后也会保留一个三级骑士的头衔,来彰显贵族身份。
实际上即使只给官惟贤和张奇化封个男爵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毕竟现在王鼎的封爵体系中,获得封爵的现在只有一个,就是李成梁的三等宁远侯。
原来的北京勋贵因为参与叛乱,所以实际上都已经被剥夺封爵,南京那些勋贵现在全在倭国和印度大陆作战。
王鼎日后准备给他们在海外实封土地,让他们变成和倭国大名一样的存在。
不过他们的封地也和倭国大名一样要每年接受财政审查和兵力限制。
实际上如果北京勋贵们不闹今天这一出,王鼎看在万历皇帝面子上,未来也准备给他们每家一块海外封地,打发他们。
不过封地会比较小,一家几百亩到上千亩。
不过既然他们再次参加了叛乱。
王鼎处理完这次北京叛乱,就准备把这些北京勋贵全部送到西牛贺州去,也不给他们封地了,就让他们在那里,和西班牙人作战,以重现他们祖先的勇武。
实际上分辨俘虏比战斗的时间长的多。
因为大家原来都是北大营的士兵。
大家一看夏王这么猛,三下五除二就把万历皇帝好容易聚集起来的大军打败了,这说明大家以后还是得跟着夏王混啊!
这些九边俘虏都说自己是跟着官惟贤一起反正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