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杨再兴一行抵达鹿门山,向庞德公、司马徽请教狼啸赤月枪灰芒异象及血煞之气解法。庞德公提及老友左慈隐居隆中,杨再兴欲往相邀,庞德公却称已差童子前往。是夜,杨再兴因失言提及“冲应真人”险露破绽,好在庞德公未疑。次日,众人静待左慈到来,却不料一场意外的山林奇遇就此展开。
次日辰时三刻,晨雾未散,奉命前去邀请左慈的童子,匆匆入庐禀报:“先生,去隆中的小路被藤蔓封了,小子绕了两里地仍寻不到入口!”
庞德公抚须沉吟:“元放向来爱弄些玄虚。罢了,既如此,我等便亲自走一遭。”
言罢,他转身对杨再兴道:“将军可愿随老朽同往隆中?也好顺路瞧瞧那隆中之奇景。”
杨再兴闻言,忙起身抱拳道:“正有此意!杨某也确实有好些年没去过隆中了……此番若能得见左仙师,便是踏遍荆棘也值了。”
众人收拾妥当,杨再兴本欲留甄宓母子与孙尚香在鹿门山暂住,奈何孙尚香与继祖一再苦苦相求,坚持要跟着同去见识一番。
无奈之下,杨再兴只得改携孙尚香、继祖与李彦随庞德公、司马徽往隆中而去。
待行至襄阳城西十里处,只见地势渐陡,山道两侧古木参天,枝叶交错间竟连日光也难透入。
忽的,司马徽驻足指向前方:“瞧这雾气凝结之态,我等怕是已入了元放的‘乙木生障阵’。”
杨再兴凝目望去,只见前方白雾如帘,隐约有藤蔓缠绕的石门若隐若现,门两侧刻着两行小字:“非精诚者莫入,无慧根者莫寻”。
庞德公上前轻叩石门,朗声道:“元放老友,庞尚长携贵客来访,还请行个方便!”
话音刚落,石门竟“吱呀”一声自行洞开,门内藤蔓如活物般蜷曲着向两侧退去,露出一条铺满青苔的石阶。
众人拾阶而上,行约半里,忽见一片开阔谷地,溪水潺潺,桃林正盛,粉白花瓣随水流漂向山外。
孙尚香轻声惊叹:“这世间竟有此等桃源胜境!”
庞德公笑道:“此乃元放以方术开辟的‘小昆仑’,虽不及真正仙境,却也能隔绝尘世喧嚣。”
穿过桃林,便见一座茅草庐隐于竹篱之后,檐下挂着晒干的药草,阵阵异香扑鼻。茅庐前的石桌上摆着半壶残酒、几枚鲜果,却不见人影。
司马徽抚掌笑道:“好个左元放,又玩这‘隐身戏’!”
庞德公摇头失笑,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棋子轻叩石桌:“元放,再躲下去,可就怠慢了贵客咯!”
话音未落,石桌上的酒壶突然自行倾倒,琥珀色的酒液在青石上蜿蜒成字:“贵客远来,何不一试贫道新炼的‘忘忧酿’?”
杨再兴挑眉,伸手沾了些酒液闻嗅,只觉清香入脑,疲惫尽消,不禁赞道:“果然是仙家妙品!”
话刚说完,石凳上的鲜果忽然纷纷跳起,在半空排成一列,最前方的桃核“噗”地裂开,弹出一张纸条:“既识得妙处,便请入内相叙。”
众人相视而笑,随庞德公步入茅庐。屋内陈设简朴,墙上挂着泛黄的《周易参同契》,案头摆着丹炉与龟甲。左慈身着鹤氅,背对房门盘坐于蒲团上,雪白长髯垂至膝头,恍若画中仙人。
“德公、德操,别来无恙啊!”左慈头也不回,伸手往丹炉里添了把朱砂,“昨夜观天象,见将星与紫微星相交,便知今日必有贵人临门。”
庞德公上前揖礼:“元放果然神通。今日我等所来,正是为了这位杨将军之事。”语毕,遂将杨再兴的经历及狼啸赤月枪的异象简略说明。
左慈闻言,忽然转身,浑浊的双目竟如寒星般锐利,直勾勾盯着杨再兴掌中的赤月枪:“此枪……可是饮过银背苍狼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