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他们实行相应对策,隔日便传来前方队伍遭遇一批军队袭击的消息。
众人商讨对策,顾桓与拓跋绥提出往东方向撤退,鱼闰惜内心隐隐觉得东撤路线很大可能被景国另一军队占领。
只因往东撤路线具备一定优势,他们能想到这一点,想必景军也早已有所预判,但此时形势危急,没有多余的时间给他们考虑,最终还是决定先按东撤的计划行动。
刚行出数里,前方斥候便疾驰带回消息,东撤路线已被景军占领,从东边突围风险极大。
面对这一险境,鱼闰惜根据对敌军兵力部署和地形的分析,建议反其道而行之,采取迂回战术,往敌人腹地穿插,先往西南方向突围,主动靠拢敌军,再绕到敌人后方,从相对薄弱的西边寻找突围机会。
尽管鱼闰惜这方已紧急制定相应对策,然而景军有备而来,早已在他们各个撤退路线设下埋伏。
卫军受阻,进退两难,处境十分艰难。
晌午时分,日头正烈,拓跋绥召集鱼闰惜等人,一同商讨策略。
营帐内,鱼闰惜匆匆而至,环顾一眼四周,还是往日的那几人,她恭敬地朝上方端坐的拓跋绥行了个礼。
“不必多礼,快请坐。”拓跋绥淡言。
“谢殿下。”鱼闰惜在许负旁侧的位置缓缓落座。
众人开始商谈策略,孟蒲提议主动出击、削弱敌方势力,以增加突围的几率。
“诸位,景军来势凶猛,倘若我军持续这般消耗下去,形势于我方极为不利。
我们应当趁着目前军力损耗尚不严重的时机,果断主动出击,冲出一条血路。”孟蒲言道。
何深觉得孟蒲的分析有道理,附和道:“孟将军所言极是,此时出击确实是明智之选,否则,一旦错失良机,恐怕局势会愈发糟糕。”
顾桓神色凝重,沉沉开口:“我军确实不能再如此被动,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与他们拼死一搏。
正面交锋太过犯险,我们定然难以取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可如此行事。”
拓跋绥与顾桓想的一样,尽管当下局势危急万分,但他深知绝不能自乱阵脚,否则只会让处境愈发艰难。
“飞卿说得对,此时还不到同景军硬拼的时候。”
鱼闰惜亦觉得顾桓的话在理,主动出击,并非一定要正面硬刚。
若此时硬拼,虽说有机会冲出包围,可牺牲实在太大,即便冲出包围,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躲避敌军的追击。
况且,他们如今已经向朝廷请求增援,拖延时间才是明智之举。
许负在此时缓缓说道:“殿下不妨派散兵游勇进行袭扰,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消耗,摸清敌方的防御情况,也能掩盖我军真正的作战意图。”
在场众人纷纷觉得许负的计策可行,鱼闰惜亦不例外,她觉得许负的提议确实不错,可收效却不显着。
沉思许久,她心里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