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亚述帝国(2 / 2)

大明

宣德年间

朱瞻基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喃喃道:“嗯,这个亚述灭亡的方式怎么有点眼熟啊。”

他微微皱眉,脑海中快速回忆着过往所知的历史。想了片刻,他眼睛一亮,随即说道:“这不就是秦朝灭亡的样子吗?”

嬴政:(黑着脸)还有完没完了。他知道大秦二世而亡了。

一旁的臣子听到这话,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一位老臣上前一步,恭敬问道:“陛下何出此言?还望陛下明示。”

朱瞻基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亚述曾是强大的帝国,四处征战扩张,国力虽盛但也树敌众多。其后期统治严苛,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在内外交困中走向灭亡。

而秦朝亦是如此,秦始皇统一六国,武力强盛,可秦法严峻,徭役繁重,引得民怨沸腾。待到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响应,曾经不可一世的秦朝瞬间崩塌。”

臣子们听后,皆点头称是。朱瞻基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当以史为鉴,不可重蹈覆辙。治国之道,需恩威并施,既要保国安民,也不可让百姓负担过重。”

众臣连忙称是,心中暗暗记下了皇帝这番话。朱瞻基坐在龙椅上,目光望向远方,似是在思索着如何让大明王朝长治久安,避免走上亚述和秦朝的老路。

下朝之后

朱瞻基端坐在御书房内,案几上的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有什么心事萦绕心头。事实上,他正在沉思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皇位的继承人。

朱瞻基深知,皇位的传承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荣辱,更关乎着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他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品德的继承人来继承他的衣钵,继续引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在他脑海中闪现:“若是等朱祁钰降生后,将他抱到我身边亲自抚养,悉心教导培养,或许他能成为大明的一代雄主。”朱瞻基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

时光荏苒,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朱祁钰顺利降生了。朱瞻基得知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刻下令将婴儿抱到自己身边。

当他第一眼看到襁褓中那个粉嫩可爱的小脸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欢喜和期许。那张小脸宛如初绽的花朵,娇嫩而纯净,让人不禁想要去呵护和关爱。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地抚摸着朱祁钰的额头,仿佛能透过那柔软的皮肤感受到这个孩子体内蕴含的无限生命力和潜力。

这个动作虽然轻柔无比,但却充满了父亲对孩子的深情厚意。

从那一刻起,朱瞻基便下定决心,要将自己全部的爱与关怀都给予这个孩子。他亲自过问朱祁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饮食起居到日常玩耍,无一不关注备至,只为确保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不仅如此,朱瞻基还为朱祁钰请来了朝中最有学问的饱学之士,这些人皆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辈,他们将教导朱祁钰经史子集、治国之道等诸多知识。

朱瞻基深知,一个国家的未来需要有才华横溢、德才兼备的君主来引领,而朱祁钰无疑是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朱祁钰也并未辜负朱瞻基的期望,他自幼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和悟性。无论是晦涩难懂的经典着作,还是复杂深奥的治国方略,他都能迅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精髓。

而且,他勤奋好学,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这使得他在学业上的进步一日千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朱祁钰的气质越发沉稳大气,他的言行举止间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和自信。这种非凡的气质和才华,让朱瞻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坚信朱祁钰必将成为一代明君,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瞻基看着朱祁钰一天天茁壮成长,心中的欣慰之情愈发浓烈。他仿佛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希望,正如同那初升的朝阳,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朱瞻基望着眼前聪慧灵动的朱祁钰,眼神中满是期许与慈爱。宫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

他轻轻抚摸着朱祁钰的头,那动作温柔而细腻,仿佛能将所有的希望与力量都倾注其中。

“钰儿,你看这大明山河壮丽,百姓众多。如今虽有些许波折,但只要咱们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定能让这江山更加昌盛。”朱瞻基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朱祁钰乖巧地点点头,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爹爹,钰儿日后会更加努力的,不让爹爹失望”

朱瞻基欣慰地笑了,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心底的些许忧虑。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殿外的夜色。

月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着清冷的光。远处,京城的灯火星星点点,那是无数百姓的生活与希望。

“我大明有你们这些后辈,定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朱瞻基低声说道,语气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朱祁钰走到他身边,小手紧紧握住他的大手。

此刻,朱瞻基心中坚信,这大明王朝在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下,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而眼前这个孩子,或许就是那未来希望的一抹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