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郑辰说的话做的事情已经不算少了,但对于整个大局没有任何的影响。
时间还是一天天的过,外部的环境也是一天天的在变化。
纺织厂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不好。
自从出了厂里不再接收厂子弟的政策以后大家闹了很长时间,因为这个政策无异于把很多人未来的路给斩断了,但闹能有什么用呢?
这是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阻挡的。
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这种事情就是必然的阵痛,不发展私营经济如何才能调动民间资本和市场活力?
如何才能把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毕竟能在国营厂子上班的人只是少数,从宏观角度来讲这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不少人都在说,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了以后这不是倒反天罡了吗?如果放任私营企业和国营厂竞争就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和社会动荡问题...
听了这话林栋哲和向鹏飞都去问郑辰的看法。
在他们的心中郑辰现在可是最博学多才的人了,就没有他不知道的问题。
而郑辰的回答就很简单:“无知的人才会这样想!”
“我们国家这么多人这么大的面积,如果只靠国营厂子的产能大家什么时候才能穿得上新布做的衣裳?更何况有竞争才会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价格....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才是好事情!”
“而让所有的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这才是国家的高度!”
“至于那些担心和顾虑只是小民思想而已!和对错没有关系,只是大家站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已!人可以自私,但是国家不能,照顾到更多人,才是心怀天下..”
有些理解确实超标了,毕竟太多的大人都没有弄明白的事情他们几个学生理解不了也正常。
只是面对他们三个人的时候郑辰总是下意识的想要给他们说的正式一点儿,不为其他的,只是为了让他们早些懂事,尤其是林栋哲。
-----------------
和高考比较起来中考的阵势就小很多了。
但是再小也还是依然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而今年,郑辰林栋哲庄筱婷和向鹏飞也将透过考试决定自己以后的高中命运,成龙还是成虫都将在这一刻决定。
上了一中那么考上大学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考不上,那就会走上人生的另一条道路。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纺织厂不再接收厂子弟,让更多的人心中恐慌,他们不由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来,那就是如果自家孩子不能考上大学就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没有工作!
是的,这年头工作岗位非常紧缺,为什么?因为那些上山下乡的年轻人们回来了,这个时候城市有两个东西非常紧缺,第一就是房子,第二就是工作岗位。
所以,本来有些不着急的父母这个时候也扛不住了,纷纷开始督促家里的孩子好好读书,考不上本科考个专科也是可以的啊,毕竟现在大学的工作还包分配呢!
于是乎,本来不太重要的中考陡然之间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有人着急就有人淡定,这其中着急上火的就是宋莹和庄超英,宋莹自然是为了儿子林栋哲着急的,而庄超英呢,他不担心自己的闺女庄筱婷而是担心外甥向鹏飞,毕竟答应了妹妹照顾外甥,而且主要照顾的是学习,要是能考上一中当然最好了。
但庄超英知道,向鹏飞的底子不好,考上一中的可能性不大。
然后再说宋莹,她才是最着急上火的人,因为林栋哲的成绩你说好吧也没有多好,但你要说差吧,也不是很差,就属于那种不上不下的类型,这才是最让人上火的!
要是最后成绩距离一中的分数线还差得远那就罢了,但要是只差几分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但不管大家是怎么想的,中考还是如约而至了。
黄玲和韩梅的心态是非常稳的,庄筱婷的成绩稳得很上一中高中部没问题,然后就是郑辰了。
如果说黄玲的成绩是稳定的话,那么郑辰的成绩就是超级稳定!
稳住老狗的那种,因为最后一次全市联考的成绩,郑辰就是无可置疑的第一名,比第二名超出二十几分,他早就成了全市名人!
要知道纺织厂附属初中的平均成绩在全市都是排在最后的。
浅水出了真龙,这才是让他声名在外的最大原因!
为期两天的高考结束了,成绩也很快公布!
郑辰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理所应当的考进了一中,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事情,毕竟全市第一名都考不上一中那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庄筱婷也如愿以偿了。
这都没有什么意外的,但真正的意外和让人开心的是,林栋哲也考上了一中!
但最让人意外的人还是向鹏飞,他竟然也考上了一中!
虽然从最终公布的榜单中可以看见向鹏飞的成绩在所有被录取的人当中只排倒数第二位,但确实是实打实的被录取了,他也成为了一中的学生!
这,才是真正的神迹!
庄超英和宋莹直接乐坏了,马上就要提出摆酒请客。
而请客的范围只是在三家人,他们两家加上郑辰家,因为林栋哲和向鹏飞都说这次能考上一中都是因为郑辰给他们补课才有这么好的效果。
所以,请郑辰颐家吃饭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了。
而面对几个家长的夸赞和祝贺,郑辰只是简单的表示。
“很正常,毕竟在去一中之前,我就是第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