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让徐晃从下邳进发,直逼涂中;张辽从寿春出发,挺进横江;秦王您从襄阳出发,由江夏,进攻夏口;吴懿将军则率水军从巴蜀顺江东下,到时候江东一旦平定,那么再回军攻击袁绍,天下就可以安定。这就是我的南攻北守之策。”
鲁肃的话语刚说完,在座的人都窃窃私语了起来,许多人注视着董仲颖,想要听一听无敌的秦王对于这样战略的看法。
只是坐在主座上的董仲颖什么话语也没有说,让别人看不透他的想法。
“我认为此举不妥。”出乎意料,站出来的人竟然是张辽,“我从我的副手孙权处听说,自从孙家的残部和袁术汇合后,袁术的水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陆地之上,优势在我们的手上,而在大江之上,恐怕我们的优势并没有这么大。反观北方四州,我们的敌人虽然众多,但是他们的心却不齐。袁本初有袁本初的想法,曹孟德有曹孟德的想法,那些世家大族也自然有着他们的利益。”
“现在他们兵锋正盛,他们之间的嫌隙看不出来,如果他们一旦转为弱势,恐怕他们的内部自己就会产生问题。”张辽说道。
“我们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如果袁术来进攻我们,那么他必然要舍弃自己的长处而用上自己的短处,失去水军的袁术不足为虑。过去新建的合肥新城对于防守十分的有利,我在那边有二万军队,如果袁术以十万之众来攻,我必然可以消灭他,如果他以十万以上的兵力来攻,我也可以击溃他。”张辽豪气的说道。
不管是张辽还是鲁肃,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董仲颖的手下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人支持鲁肃的南攻北守,一派人则支持张辽的北攻南守,双方各自发表观点,却发现谁都不能说服谁。
众人商议了一阵之后,将目光聚焦在了董仲颖的身上,因为他们想要从天下无敌的董仲颖身上得到一个答案。
这时候董仲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过去有选择困难症的他连午饭吃什么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选出来,在两个都正确的战略之中选出一个更正确的,明显对于他超纲了。
他看了看杨阜,杨阜是鲁肃的支持者,他又看了看张白骑,张白骑是张辽的支持者,这两个人显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态度,选择两个人之中的一个问计明显就是做出决定。
董仲颖犹豫了很久,依然不能下自己的决定。
整个场面非常的安静,没有人想要打断董仲颖的思考,以免秦王的判断产生失误。
到了最后,万般无奈的董仲颖最后只说了一个字“等”。
在场的人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在他们看来,无敌的秦王必然有自己的计划。他们看不透,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水平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