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瞻仰了一番之后,贝伦绕过圆球雕塑,然后环视四周。眼下学识塔底层大厅中,除了坐在入口大门两侧手持短棍的学士,再无其他人出现。
他又抬头仰望,穿过强烈刺目的阳光,一片蔚蓝的天空呈现眼前。这并非因学识塔顶是露天的构造,而是有一面透明的玻璃代替了天花板与塔尖。由是,人们站在塔底,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天空。
普通的玻璃在王国内都是贵重的材料,其中澄澈透明的玻璃尤甚,它的出现正是学会智慧的结晶,代表着学会、乃至整个王国最为先进的冶炼技术。然而如此优秀的产物,在与“不起眼”的光镜比较中,却也黯然失色。
光镜是用特殊材料制作的一种特殊的“镜子”,它能将阳光反射,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增强、发散光线。刚才在贝伦打开学识塔的大门时,立马有刺眼的光线从门缝中溢出,那便是经过数十面光镜反射增强后光线达到的明亮程度。而即便是阴雨天,塔外没有足够的光亮,光镜也能将塔内油灯与蜡烛释放出来的光进一步扩散、增强,然后达到与晴朗天相近的程度。这便是光镜被学会称为伟大发明的原因。而说它们“不起眼”,只是因为它们被隐藏于木架的间隙与高塔墙壁的角落,若非刻意寻找,很难观察到它们的存在。
贝伦曾希望带上一面光镜到新王堡的角楼,却被告知学会中仅剩的光镜都在学识塔中,而该如何制作它的图纸与方式业已丢失与失传。光镜的制作与“圆球理论”的后半篇一样成了学城的谜,但不同的是,前者无论如何已无法再重现,而后者只需大议会撤销禁令,然后将真相公之于世。
贝伦感觉有许多目光正落在自己的身上,他转过头,回望大门两侧的学士守卫,他们正百无聊赖地盯着他瞧。这也难怪,因为此时整个学识塔底层大厅只有他一个人。然而教贝伦浑身不自在的并非是他们俩人,而是一双从暗中窥视的眼睛。
是那个送来纸条,伪装成学士的人吗?还是差遣送信人的主使?他又将目光在整个大厅中扫了一圈,然后抬头望向二层环廊,接着是三层、四层以及两条交错的空中浮廊,然而目之所及的范围内,却连一个影子也无。
一股寒意流贯全身,让贝伦仿佛回到了新王堡漆黑的地牢之中。不管你是谁,他在心中暗想到,不要装神弄鬼,赶快出来,我已经来到学识塔,告诉我你究竟有什么目的。在学识塔中,制造响动不被允许,一旦发现将会被学士守卫请出学识塔。
他沿着环墙边的架子又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可疑的目标,便朝着盘旋木梯走去。来到二层,贝伦并没有蹑手蹑脚地行走,而是稍稍用力,让靴子擦在木地板上发出自然的动静,这样既不违反学识塔的规定,也能让对方注意到自己的到来。
学识塔一至七层收藏的书籍多为记录历史故事与传奇的典籍,自诸侯王时期一直到如今维克梅特家族统治的统一王国,从北方王国的萨迦到十二联合王国的口述神话,世界的历史被精炼成文字收录于厚厚的大部头之中。贝伦的目光在这些陈旧古老的书籍间逡巡,花体字、精美绘饰应接不暇,但他的注意力却不在于此。
走完二层环廊,他又回到盘旋木梯,当他败兴地准备离开二层回到底层大厅的时候,却看到一个黑蓝色的影子一闪而过,向着三层环廊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