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南的父母又在明阳住了一宿,第二天才坐车回的青州。吃过晚饭一家人在沙发上聊天的时候,谢南接到了妹妹谢莹的电话,她告诉谢南自己毕业了,在谢南的怂恿下,已经应聘到了一家国外的投资银行,因为是新人,薪水不是很高。
谢南向妹妹把银行卡号要来了,准备给妹妹转一笔钱,在上江这个大都市生活,开销是很大的。
谢南的打算是先让妹妹在上江这个大都市打拼一番,学学技能,长长见识,积累经验,最后回到青州或是明阳,自己的远大投资集团最终还是要交给妹妹打理,这种血缘关系有与生俱来的信任感,谢南深信这一点。
了却了一桩心事的谢南,便安心的扑在工作上。
梅雨季节,让谢南最担心的不是高站台建设的工作停滞,而是害怕房屋漏雨,打湿行车电器设备,影响行车安全,造成安全事故。
这个担心,还是来自岳城房产公寓段的一个事故引发的。
谢南刚到房产处时,总是翻看以前的文件和材料。有一次他看到了这么一个通报。大致意思是岳城房产公寓段一个二等站,在供热期间,由于供热管路失管失修,巡检不认真,走过场,未发现安全隐患,造成管路泄露,当时管路内水压较高,水就呲到了信号设备上,造成电器短路,行车信号中断,影响行车2个多小时。为此,岳城房产公寓段的段长和主管供暖的副段长都付出了惨痛的撤职代价。
如果真出了事故,谢南的这个职务,虽说是不能撤职,但是作为主管的副处长,还是有一定责任的。谢南的工作思路就是未雨绸缪,抢前抓早,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谢南把陈浩叫到了办公室,把自己的思路跟陈浩说了一遍,让陈浩拟出一个电报文稿,关于雨季开展房屋渗漏情况排查的通知,拟完稿后拿给自己看。
拟出这个稿件,对陈浩来说那是小菜一碟。两个小时后,陈浩就拿着初稿来让谢南审阅。而坐在对面的康达,却显得十分的失落,他交待下去的工作,已经两天了,没有任何信息反馈回来。
谢南看着文稿,不住的点头。有摸排的时间节点,有发现问题的方法,有问题整改的措施,还有下步的工作要求,短短几百字的通知,各个环节都考虑到了,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
谢南拿着文稿就敲响了孔处长办公室的门。
孔处长的声音从门内传来:“请进。”
谢南推开门,走进了孔处长的办公室。孔处长正坐在办公桌前,专注地看着一份文件。他抬起头,看到谢南进来,脸上露出了微笑。
“谢处长啊,有什么事吗?”孔处长的声音温和而亲切。
谢南走到孔处长的办公桌前,将手中的文稿递了过去,说道:“孔处长,这是我最近准备推进一项工作,请您过目。”
孔处长接过文稿,仔细地翻阅起来。他的表情随着阅读的深入而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谢南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孔处长的反应。他知道孔处长对工作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他在撰写这份文稿时格外用心,力求做到最好。
过了一会儿,孔处长终于看完了文稿。他抬起头,看着谢南,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
“谢处长,这项工作思路非常不错。”孔处长说道,“你的工作态度一直都很认真,这一点我非常满意。而且,你提出的工作建议也都很贴合实际情况,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
谢南听了孔处长的夸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