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游船(1 / 2)

红楼大当家 潭子 2359 字 15小时前

王熙凤恨不能把刘姥姥一家当菩萨供起来。

他们救了东府大伯娘,就等于救了他们两府。

要不然老太太和珠大哥都不好活不说,东府和西府也再不可能回到以前。

嫁进这个家,一点点的看着这个家的变化,王熙凤深知东府大伯娘的重要性。

别看她公公如今出使在罗刹国,贾琏又是武库司郎中,表面上都是威风八面的,但事实上,东府大伯娘才是两府的定海神针。

因着老太太病了,东府大伯娘刚死里逃生,腿脚不方便,她没时间,也不好带她一家在府里四处走动,但是一家人都被王熙凤请进了针线房,如今虽是夏天,她却让针线房的人,给他们各做了两套四季衣裳。

“二奶奶,刘姥姥想要家去呢。”

平儿在王熙凤服侍老太太喝药的空档,悄悄上前,小声的跟她说,“她这会子去东府了,说是要拜别大太太。”

“是那个救人的刘姥姥?”

贾母虽然微闭着眼睛,却听得甚为清楚。

“是!”

王熙凤忙道:“她女婿的祖上,和我家联过宗,大伯娘和她说到的时候,就一力相邀他们一家子进京。前儿东府忙忙乱乱的,我就把他们带到这边来了,让平儿招待着。”

“这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贾母在邢夫人还要喂药的时候,摆摆手,示意不喝了,“我虽在病中,你们也当好生看顾。”

“老太太放心!”

邢氏道:“她是大嫂的救命恩人,不管是我还是两个妹妹,都感激着呢,您在病在不好招待,我们都轮换着过去相陪了。就是二丫头她们晚上散学,也都去陪着说了话,送了东西。”

就是她,都送了好些儿媳妇孝敬的首饰。

虽然送的时候挺心疼的。

“大嫂前两天是没顾上,今天啊,肯定不会让她走。”

事实上也是如此。

没有大观园,会芳园也是不错的园子。

“老六叔走的时候,不是说会替您看好家里那几只鸡吗?”

沈柠坐着滑杆,带她逛家里的园子,“来了,就多住住,也逛逛我们的园子。”

“已经住了两天了。”

刘姥姥有些不好意思,“这两天,把没吃过的,没见识过的,全都吃了一遍,也都见识了一遍。”

那天在城门口,连皇家的天使,她都见着了呢。

“可是托了您的福了。”

她已经打听过了。

荣国府的二太太早就去世,而且还和沈娘子不睦。

女婿曾经认识的周瑞和周瑞家的,比二太太去世的还早。

如今荣国府的管家奶奶,虽然也是王家的姑奶奶,可是小辈人,根本就不知道祖上联姻的事。

不过人家也是厚道人。

哪怕那府里的老太太病着,她做孙媳妇的要时时服侍着,也抽空去陪他们量了衣服,还让自己的贴身大丫环全程照顾。

刘姥姥从来就没想过,有一天,能在这富贵窝里,过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我们庄户人家,能走这一遭,这辈子就不亏了。”

“……”

沈柠拍了拍刘姥姥的手,“您客气了不是?您看我,那天我可没跟您客气。”

让王熙凤招待,那是王熙凤该的。

当然,她这边也时不时的送个餐盒,几盘点心。

就是蓉哥儿都过去磕了头。

王狗儿也是贾珍、贾珠、贾琏轮换着招待。

沈柠其实挺高兴的,不用她交待,贾家上下,都替她念着刘姥姥相助的那份情。

“您啊,和我们贾家有缘分。”

沈柠带着她顺着树荫走,却没想,凝翠轩方向居然传来悠扬的琴声,“咦?詹先生今天教琴吗?”

她看向刘姥姥,“姥姥,我们一起去听听如何?”

“好啊好啊!”

到了富贵地,当然要附庸风雅一番。

刘姥姥兴味十足。

于是没多一会,沈柠就带着刘姥姥和刘氏以及板儿、青儿坐到了船上,她们一起坐船往凝翠轩去。

这一家人都没想到,这府里还能坐船。

这两天住在西府,有些地方也走了走,那一处处的连廊,一处处的院子,也看得他们目不暇接。

到这边府里连前院都没去,只在这后宅,就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如今还坐了船。

河两岸不仅有芦苇,还有莲蓬。

青翠如玉的荷叶中,伸出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莲蓬,看着就是被仔细打理过的。

刘姥姥啧啧称奇,“怎么这荷叶,到了你们这,都长得更规整?”

他们乡下也有,但是,好些都伴随着败叶。

乡下孩子下水玩,还就喜欢摘叶子,莲蓬这东西,好多都等不到长大就被孩子们摘着玩了。

“哪里是更规整?”

沈柠笑了,“是我家几个侄女儿要学画,要好看,特意找人打理的。”

夏天了,黛玉他们都喜欢坐船玩。

她们常坐的那艘船,为防蚊虫,还和凝翠轩似的,特别命人钉了淡青色的软烟萝。

“我的天,这……这还要找专人打理啊!”

刘氏捂嘴。

她知道,贾家的下人,哪怕最下等的,每个月都有两百个钱拿。

这是干挣的两百钱,吃住甚至连衣服都是主家给做。

“没办法,就这还得找专业人,要不然,根本养不了这么好看,也养不了这么漂亮。”

一只通体艳红的蜻蜓落在小小巧巧的莲蓬上,紧跟着,一只黑色蜻蜓也飞了过来。

两个小家伙一齐飞起,或快或慢的玩得开心,看得沈柠也开心的很,“不过莲藕嘛,通体都是宝。”

荷花可以赏玩,莲蓬可以吃,荷叶可以制成茶,荷叶杆加肉丝炒的菜,她都吃了几顿,莲藕的吃法就更别提有多少了。

沈柠听李大娘说,小姑娘们要在收获莲藕的时候,请她做一份全藕宴,她最近正在琢磨怎么做,才能更加的十全十美,壮大菜谱。

这事儿不服不行。

沈柠细看了小姑娘们的账目,发现只荷一项,以他们家的消费来看,就算是收支平衡了。

“荷塘里可以养鱼……”

刚说到鱼,就有一条红鲤在荷叶旁一闪,拍出小小的水花,又下去了。

沈柠眼中的笑意加深,“莲蓬可以卖,里面的莲藕到了冬天,那价钱就更别提了。”

“多少钱?”

刘姥姥带着期待问。

“一斤在五百钱到一两银子不等。”

具体的,沈柠不记得了,但差不多就在这之间,“冬天菜少,富贵人家,或者酒楼什么的,看到新鲜莲藕,是不会在乎钱的。”

说到这里,她笑看刘姥姥,“我看你们村那边也有个挺大的塘。”

“是啊是啊!”

刘姥姥忙点头,“不过那是野塘。”

塘水并不深,大家洗衣服都不乐意到那边去。

倒是鸭子、鹅们,都在那边。

“太太觉得,我们家买下那塘种藕如何?”

“很好啊!”

沈柠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