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寻真身犹如大海捞针(1 / 2)

唐三藏和孙大圣很愤怒。

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取经大业,细细追究起来,充满了矛盾和漏洞。三界联合行动,共同扶持的取经行动,好像没有宣传的那样造福三界。

真经送到了东土。

阴间地府中的冤魂都超度了吗?如果超度了,那么阴间必然成为清平世界,阴魂投胎转世为人,必然也是正人君子,但人间为什么依然会发生那么多悲惨的事呢。

天界神明成功避开仙劫了吗?上至三界共主玉皇大帝、三清四御五老,下到灶神、门神、土地这些无名小神,为何会在极短的时间里隐匿消失。

人间安宁祥和,繁荣富庶了吗?凡尘世人还在为了一日三餐奔波劳碌,跟以前没有区别。

依然还是富者恒富,穷者愈穷。

贫富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那么取经的意义在哪里呢?

八戒晃着大脑袋,不经意说了一句。

“取经行动三界皆知,取经路上,观音菩萨曾经给了猴哥三根救命毫毛,将且传给了猴哥一项大神通: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正因为有了这项大神通,加上猴哥做齐天大圣时,广泛交友,凭着自己的人情面子,不管求到哪个神明头上,都会尽力帮忙。但你们想过没有,取经行动的范围其实早就定好了。只在南瞻部洲、西牛贺洲两个大洲之间。根本没涉及东胜神洲、北俱芦洲。”

“东胜神洲是三清四御五老的固有地盘,且不去讨论。北俱芦洲那可是比南瞻部洲更为可怕的存在。佛陀眼中的南瞻部洲,多贪多占,淫秽嗜杀,简直是人间地狱。我们送真经回东土时,见过东土的真实模样,根本不是佛陀描绘的样子。”

沙和尚补充道。

“西行路上,遇到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国王、官员,听到我们是从东土而来,一个个都充满了羡慕,说大唐如何繁荣富庶,人物如何丰采俊伟。跟佛陀的评价完全相反。反而是越往西,西牛贺洲的路上,步步有灾,山山有怪。”

猪八戒接着说道:

“北方伏魔大帝,荡魔祖师与我交好,他不止一次跟我说过,北俱芦洲的真实模样比十八层地狱还要恶劣。那里终日苦寒,冰雪长年不歇。遍地都是各种残暴的妖族,互相吞噬,厮杀,没有一刻停止。因为北俱芦洲妖魔不止,我那位朋友只能永远镇守北方。”

“释门宣扬众生平等,度化众生。叫我说最应该被度化的就是北俱芦洲,那里才是释门大显身手的地方。真经在那里传播,让那些妖族改变嗜杀、凶残的本性。将北俱芦洲改造成如东土一般的净土,方显释门之威。”

“东土已经够好了,不需要真经规范他们的行为。西牛贺洲倒是沐浴在释门的光辉中,妖怪、邪灵比东土还多,这就很讽刺了。”

师徒们讨论的热火朝天。

陆镇听的津津有味。

突然间四人一齐盯着他。

陆镇毛了,浑身不自在。

“你们说你们的,有些事情我了解不多,发表不了意见。”

“谁让你发表意见了,我的陆兄弟。”

四人围着陆镇。

“请陆兄弟百忙之中,先把这件事儿办了?”

“什么事儿?”

他们强烈要求陆镇去一趟灵山,寻回四人埋藏在某处的真身。

没有真身,他们跟辟尘一样,无法在外面活动。

陆镇嘬着牙,很是为难。

取回真身不难,难的是寻找。

灵山之大不可想象。

作为佛陀道场,更是汇聚了佛陀无数的得意弟子。

可谓是天外天,洞中洞。

各种幻境层层叠叠,一个套着一个。

由不同的佛菩萨施展神通设置而成。

每位佛菩萨对释门经卷的感悟各不相同,领悟到的神通更是千奇百怪,设置幻境道场的手法花样繁多,就象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层幻境的结界也不相同。

仙劫降临,来势迅猛。

神明来不及做出反应,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