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渤海城百姓正围聚在茶馆听书。瞎子先生敲着惊堂木,浑浊眼珠转向北方:\"诸位可知那金甲尸为何刀枪不入?传闻其生前成吉思汗的麾下怯薛军?,尸体被天尸门找到后、以七十二道镇魂钉封于玄铁棺,破土而出时、棺木上的“统御四方”四字仍在渗血......\"话未说完,邻座皮货商突然撸起袖子,露出小臂上新鲜的刺青:一只振翅火鸡踩着骷髅头,正是重晴鸡的模样。
街角巷尾,孩童们举着纸扎的招魂幡追逐嬉戏,模仿宫墨染挥幡的姿势;绣娘在裙角绣上三足金蟾纹样,针脚间藏着辟邪符篆;就连城门口的乞丐都编了新曲:\"金翅雕,绕天飞,血蟾蜍,吐紫辉,僵尸跳,鬼门关开,徐帅刀下无活鬼——\"歌声混着烤红薯的香气飘向王宫,鎏金殿内的庆功宴正酣,而徐世鸣望着殿外渐浓的夜色,指尖悄悄摸向袖中那封加急密报,上面用朱砂写着:\"极北冰原现巨影,似龙似棺。\"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重晴鸡的鸡冠,渤海城百姓发现城门上多了幅壁画:徐世鸣持刀而立,身后跟着披甲的僵尸、展翅的火鸟、还有踩着毒雾的红衣少女。壁画右下角不知何时被刻上一行小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而在千里之外的西伯利亚雪原,某具沙俄士兵的尸体突然睁开眼睛,瞳孔里倒映着渤海城方向跳动的烛火,缓缓抬起僵硬的手臂,朝着东方,行了个残缺的军礼。
这些故事,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从城市的这头传到那头,让每个人都对保卫渤海城的英雄们充满了敬佩与感激 。
沙俄入侵事情告一段、渤海郡也陷入了沉寂,1922年渤海郡落雪、徐世鸣无所事事每日携夫人漫步庭院,看儿女在梅影间追逐嬉戏、檐下鹦鹉啄食松子,忽作人言念起《黄庭经》,惊得幼子跌进金甲尸的铜臂弯里。
他亲手为子女开蒙修行、晨时带长子徐文龙在露台上站桩,看少年额间汗气凝成白雾、暮时陪幼女蹲在药圃前,指尖点着灵草教她辨识\"朱砂掌\"与\"尸香魔芋\"的纹路,最喜孩子们追着“席慕蓉”跑过九曲回廊,铜铃随脚步震荡,将满院斜阳碎成金箔般的光斑。
这年冬月、一封烫金请帖自青城山而来,惊落梅枝残雪、徐世鸣捏开朱漆封口,是九叔的字迹如刀刻竹简:\"十一月廿三,与鹧鸪氏结庐青城山,望兄携家眷共饮薄酒。\"
庭院里、长子徐文龙正挥着木剑在那劈枯叶,木剑扫过满地金黄、竟将落叶旋成一道灵气涡流,徐世鸣望着南天、想象九叔此刻应在青城山腰砍竹编席,竹屑沾在道袍上,鹧鸪则在竹庐灶前搅动药罐,附子汤的辛香混着她发间的艾草味。忽有西风卷过廊角,掀得道袍下摆猎猎如旗,袖中那枚冰封着沙俄巫医诅咒的冰魄突然发烫,隔着布料都能灼出红痕——这被灵草与童声浸润的平静日子,终究要泛起新的波澜。
幼子不知何时趴在他膝头、手里攥着半块糖糕,含糊道:\"爹爹去青城山要带好吃特产回来啊?\"徐世鸣低头,看见孩子睫毛上沾着梅香,他伸手拂去那点白霜、从自己的指缝间漏下的,这就是是比刀光更温柔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