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这盘棋已经布局好了,就等着三五年后,上十年后开花结果。
与此同时,关于厂内职工后勤保障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逐步下发。
比如厂内职工住房分配,厂内职工子女教育,厂内职工看病就医,等等诸多问题,都一步步的在边进行、边改正地相应解决。
还有,厂内第四食堂在这段时间里开起来了,何雨柱正式被调过去任职食堂副主任。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一日这天,礼拜一。
吃过早饭,推着自行车走出屋子大门的张浩然抬头看了一眼天,叹了口气说:“要起风了~”
其实,这两三年里就有了不少的苗头,特别是从文艺界就能看出点情况来。
要不然为何会带上“文化”二字呢?
而且,张浩然很清楚,再过些天,报纸上就将有一篇文章出来。
张浩然颇有些忧心忡忡地去厂子里上班了。
等到下班后吃过晚饭,洗漱完,张浩然躺在床上压根睡不着。
他侧过身子看着媳妇李舒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舒窈瞧见张浩然这副样子,诧异道:“浩然,你这是干嘛呢?咋了,有啥事就说呗!”
张浩然想了想,面色一凝,非常认真的沉声道:“舒窈,你有没有觉得近两年哪里有些不对劲?”
李舒窈疑惑地看着他,眯着眼,似乎是想不通,随即好奇的说:“哪里不对劲?”
张浩然果断道:“社会环境,还有整个风气。”
李舒窈思索了一会,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又没完全抓住。
“那你说说。”她又说。
随即,张浩然附在媳妇李舒窈耳朵旁,细细阐述着他‘内心里的想法’。
李舒窈听完她这番话,整个人愣住了,有些呆呆的看着他,“浩然,你是说,上面可能……会乱?”
问完这番话,李舒窈又随机问了句:“那,那这是为啥呀?”
张浩然细细想了想,眼神变得深邃,看着媳妇李舒窈的眼睛说:“因为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李舒窈小声附和了一句,话语中带着一丝疑惑。
“对,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坚定主义者,是为了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人。
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是为了家族兴旺发达,繁荣不衰的人。”
李舒窈更加疑惑了,“家族兴旺发达,繁荣不衰?这不是很好吗?”
李舒窈只是简单听出了表面的意思,她以为是家族兴旺,欣欣向荣的那种,岂不知……
随即,张浩然继续和她大概阐述了一会。
瞬间李舒窈明白了张浩然的意思。
“不,不会吧?!这怎么可能?!”李舒窈睁大眼盯着张浩然。
“这有什么不可能?麦子熟了上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不是每个人都是他的!”张浩然叹了口气沉声道。
不过,张浩然随即又话锋一转,“当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多数的人都有着这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