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赵人之言驷马难追(2 / 2)

楚兵 一代神坑 1765 字 2天前

望着下方,拥挤不堪,延绵数里,争着抢便宜的南人,

色楞河旗这个外族王帐军,都看不惯了。

“真特么的狗屎。咱们都没打赢,也好意思抢东西。还都抢陶罐。”

阿也的话,声如洪钟,自是护栏边沿几个将领都听见了。

可他本以为龙骧军统领们会愤怒此事,

没想到,一个个竟然都是面面相觑,笑的耐人寻味。

某一刻,头发黑白相间的刘主薄,拍了拍阿也得雄壮的后背,笑着说道,

“传令兵,告诉下面的宗族。腌罐快没了,牛羊跟肉罐的抚恤比例,再拉高三成。”

“赵国承诺之事,自是无话可说。可他们硬要吃亏,那也是各宗族自己的事。哈哈哈哈!”

说完这些,刘忠武才跟之尔阿也,说了一些分配色楞河旗牛羊的事,

这些问题,阿也都投靠龙骧军了,自是刘忠武做主就行。

两人只是随意几句,确定了比例,也就作罢。

随后,龙骧行军主簿带着几个将领,巡视营地,去忙碌兵员事务了。

将台之上,猎猎作响的几十面战旗下,

矮壮的之尔祸阿歹见人都走了之后,这才拉了拉表哥的肩甲,小声的说道,

“赵军在此地停了十五天,那些肉罐,不全都是冻死的牛马,能值什么钱?”

“那雪花盐跟那些陶罐也值钱啊!”阿也大眼灼灼,脱口而出的说。

“哼哼……”矮壮的哲林统领笑了,笑的鸡贼。

他扶着将台边缘护栏,敲了敲结实的榆木,这武川镇后营的水平,还真是不错。

望着下方宛如繁华市坊一样喧嚣的校场,他轻蔑道,

“武川镇产雪花盐,那地咱去过,盐袋堆积如山。陶罐就是土,这次也只是消耗赵国的库存而已。”

闻言,之尔祸阿也愣了几息,他感觉赵国的物资价值,不能按突厥人那套计算,

可就算如此,他还是疑惑道,“南人的宗族如此愚笨?赵国不值钱的东西,他们拼命换?”

“他们不是愚笨,他们只是坏。咱们赔偿的抚恤,名义是给士卒的。表哥觉得,这些东西能到士卒手里?”

阿歹能在龙骧军里,平平淡淡的待几年,其智谋谈不上多高,但也不算太弱。

他只一眼,就看明白了行军主簿的谋划。

既然龙骧军已经认了玉璧城之败,那就干干脆脆的做好善后之事。

不得不说,龙骧军主簿团,其能力还是很强的。

四月三日通宵研讨,次日清晨,奏书就递到了赵王案牍。

赵国高层也不含糊,短短半时辰,龙骧军的提议便全部通过,

只是最终,大财政官,要求加盖一座赵军大将台,以彰显赵人威仪。

于是乎,短短十几日,赵军庞大的机器启动。

东起牧马河,西至玉璧山,每日都是热水沸腾,破羊宰牛的屠夫忙的脚不点地,就跟打仗一样。

赵军必须跟时间赛跑,在雪没化之前,将牛羊肉处理完毕。

否则肉质坏了,盐罐都得浪费。

牛羊是死的,盐在赵国不算值钱,陶罐更是赵国普通商品。

算起来,原本市面近二百万贯的东西,对赵国来说,也许只值五六十万贯。

人人都知道,赵军用原料生产成品,在做各宗族的生意。

可这些东西能贮藏,各家宗族门阀,拿回去之后,几年都不会坏,比存粮可值钱多了。

尽管牛羊的价值更高,但他们不可能分给泥腿子,与其牛羊成为负担,不如拿肉罐走。

将台上,正当之尔祸氏的两个杰出子弟,还在议论刘忠武等人的手段时,

传令兵卒的声音,已经在龙骧军营飘荡了。

“行军主簿有令,罐头缺少,大伙现在尽量换牛羊!”

“牛羊加高一成,罐头减低二成。换活牛活羊,比罐头好,比罐头多。”

自古人是从众的,眼看好东西没了,不少宗族都是怒不可遏。

咆哮、呐喊、辱骂,在整个龙骧军校场此起彼伏。

不少宗族大吼大叫,指着兵卒恶狠狠的说,他们老实排队为何吃亏了,除非叫前面的人给退回来。

如此一提,前面的宗族当然不干,

他们契书都签了,要他们退,这不是要他们命吗?

一时间,怨恨,指责,宗族矛盾展现,要不是赵军在此,对喷都轻的,刀子都得亮出来。

龙骧军营地,各地各郡,因为赔偿抚恤等事,互相看不顺眼的怨气,喧嚣了整个玉璧山。

这件最终的发展,自然不可能是后面的宗族少,前面的宗族多。

如此,岂不得打起来。毕竟谁愿意吃亏?

到时候龙骧军多方调解,前面该降的还得降,

因为腌肉罐还在赵王中军,河原会盟,不是赵国不给各门阀宗族,

牛羊可是管够的,他们随时可以兑换,只是这些宗族自己抢着吃亏,那赵军也能含泪成全这些义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