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直到积累五百年修为,这时蜈蚣的外壳会变成紫金色,触角全部炼化,头上长出鼓包,此时的蜈蚣可称为“铁龙”。
再经历五百年修炼,承受天劫并接受雷火淬炼,便可化为真龙。
若那蜈蚣胆子够大,敢吸取王侯贵族的气运,就能化作金龙。
《倩女幽魂》中的普渡慈航便是借助一国国运完成最后的化龙,计划化作金龙。
走化龙之路的蜈蚣凝练出的内丹有个称号叫“紫金胎”,是化龙前龙珠的雏形。
但问题是,六爪毒蝎怎么可能炼出这个紫金胎?
它去哪里吸取气运修炼?难道是外面的苗寨?但从没听说苗寨接 ** 生家破人亡的事件。
除非……
冷枫突然想到丹井下的无数尸骨。要知道,不只是活人有气运,死人也有阴土气运。
在那座古老的大殿前,一只六翅蜈蚣突然窜到一块墓碑前,开始吐纳其中散发出的奇异气息。它没有像其他修士那样吸收天地间的灵气,而是直接汲取埋葬于此的亡者遗骸中的阴气和气运,仿佛在追求某种升腾蜕变的力量。
这个场景很独特,因为修行者通常靠的是自然的滋养,而不是吞噬逝者的精华。这种做法让人觉得这只蜈蚣不仅凶残,而且心术不正。
就在大家为它的行为感到惊讶时,一个名叫白玉堂的人默默观察着手中的紫色金胎,心里涌起一种预感——这件东西很快就会派上用场。
果然,不久之后,这片地方发生了一场变故。那只六翅蜈蚣最终被消灭,可它的 ** 却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状态。先前坚固如铁的外壳,在罗老歪轻轻一敲下就碎裂开来,流出了清澈的液体。他本想取下甲壳回去炫耀,却因为这种变化而感到沮丧。
陈雨楼推测,这是因为蜈蚣生前充满邪气,所以才显得坚不可摧,死后失去支撑,便还原成普通的血肉。而站在一旁的鹧鸪梢却注意到,蜈蚣头部似乎少了什么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大家都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另一伙人正在清理现场,他们将发现的各种宝物收集起来。遗憾的是,这些年来这个地方已经被多次掠夺,剩下的大多是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或难以搬运的大件。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忙碌不已,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件物品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且说,那头领所掌之珍宝精华尽在那员将手中,众人虽对现下所得甚喜,但对那 员将主冢更是期待。然众人搜遍整座地宫,仍不见主冢影踪,原以为那员将占得 宫殿为冢,却未料此情形不曾出现。
“奶奶个熊,这都找了好几遍了,咋就找不到主冢?那鸟员将把自己埋在哪了?”
罗歪头焦躁地踱步。
陈玉楼与鹧鸪梢、金算盘皆陷入沉思,这地宫也不算太大,寻了个遍竟无果,实在蹊跷,难道主冢还能隐形不成?
金算盘取出纯金算盘精定位穴,竟定在无量殿前的深潭之中,遣人探视,下头只有一枯竭泉眼,再无他物。
尽管未能寻到主冢,白玉堂仍对金算盘的手法赞叹不已,其推算之地乃瓶山宝泉,按常理下葬,确为最佳吉位。
“诸位,可曾觉咱们下来的那大殿之后封住的通道有问题?”白玉堂饮了一口酒葫芦里的酒,“无缘由地,为何元人费劲力气用大石块封堵这通道?”
此话一出,陈玉楼等三人脑海仿佛一道闪电划过,驱散迷雾。
不错,这确实不对劲,封堵通道只能说此通道极为重要。他们在无量殿搜刮时发现同样被石块封住的洞口,表明无量殿可通往后殿。
既然无量殿无事,那问题便出在最初进来的后殿,众人恍然大悟,赶忙循来路返回至后殿所在。
陈玉楼正欲派人搜寻此处,“不对。”白玉堂摇头,指着头顶道:“若我所料不差,元人主冢应在山巅。”
“山巅?”陈玉楼、鹧鸪梢、金算盘三人沉吟片刻,脸上浮现出恍然神色。
“原来如此。”
“元代兼容并蓄,致使葬俗各具特色。诸多大墓不仅有漠北习惯,还融合了中原风水龙脉的奥妙,横埋倒葬的匣子坟便是元代发明,故历朝历代大墓中唯有元代最不易盗掘。”
“若将主冢设于山巅亦有可能,元人将大将葬于此地或许另有深意,这是扎楼墨师在建造阳宅时将镇物置于高处的‘厌胜’之法,由此看来,主冢必定藏于山巅。”
陈玉楼抬眼看向通往山巅的裂隙,他们下来的方向定是不对的,应是在另一侧瓶口所在。
陈玉楼来到最大的裂隙边,抬头望去,只见这巨大的裂缝宛如天上神人持斧劈开,自另一侧的瓶肩斜劈而下,直贯入不知多深之处。
往上看,崖壁陡峭耸立,天空一线可见,仅能瞧见山隙深处乱云飘动,浓雾弥漫,两壁上有古松倒长,从高处俯瞰令人头晕腿软;自下仰望高处,峭壁耸立,天空一线,形势极其险峻。
然下斗之人贪求宝货,别说悬崖峭壁,就算是绝壁深渊、大洋归墟,也会设法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