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诗句,竟然能够被这孙傅联系到现实,再联系到这个招摇撞骗的郭京身上……
赵光义现在觉得,自己在科举制度方面做得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正和完善!
至少,至少不能让日后的大宋真的再出现一些这种明明通过了科举考试的选拔,结果还是会搞出来这种让人大脑充血的见鬼操作的家伙。
别搞得大宋能和那东晋的王某人一样,也因为这种事情出了名……
【宋钦宗在危局之中,已经丧失了所有思考能力,只要可以退兵,他完全不愿意去思考到底对方有何用意,于是让宰相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军处求和。】
【金军的两个主帅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议和,那是因为“自古以来,有南就有北,缺一不可”,所以,只要宋朝愿意割地,那就可以议和。但是吧,这个议和的人选可必须讲究。】
【何栗等人忙问:“需要什么人?只要能议和,一切都好说。”】
【金军表示,那自然是必须要身份尊贵的人啦!至于是谁,不如太上皇本人吧!】
【何栗等人听到这个答案,不仅没有不满或者慌张,反而相当高兴,他们觉得自己议和有功,金军马上就能退兵了,于是高兴地回去告诉了宋钦宗。】
【但是赵佶那是什么人哪,那是对自己的性命无比看重,不愿意冒任何风险的人,他坚决不去。】
【可宋朝上层现在已经相信了金军议和的说法,并且不愿意真正思考一下,所以,这个议和可不能失败,于是,宋钦宗选择自己过去。】
“不是,他这就去了?”刘邦震惊。
一向懒洋洋的表情都没了——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之前的那几次故事中,刘邦虽然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表型变化,但确实没有这样过。
他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眨了眨眼,重新看向了画面。
还是那样!上面的文字依旧,画面中的宋钦宗赵桓也依旧是在往城外金军大营中走的样子。
刘邦:“……”
他有些无助地看了看周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看了看……看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这话到底该怎么说,也想不太明白宋钦宗和宋朝大臣们的脑回路。
他怎么就这么去了?他竟然就这么去了!
他可是宋朝的皇帝啊!皇帝!
虽然上面还有个太上皇,但是太上皇理论上就是不能和当时在位的皇帝相比的!哪怕有孝道之类的横在那里,但最重要的终究还是当时在位的这个皇帝。
宋钦宗,赵桓,到底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究竟是什么身份,有没有认识到如今宋朝和金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局势情况,有没有认识到自己本人的能力和金军的力量……
他到底有没有什么正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