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危墙之下(2 / 2)

是客观上的有把握,而不是自以为的有把握!

当时,先是尉迟敬德大败了突厥一场,随后自己轻骑出行,但是和颉利可汗以及所有的突厥军队都相隔着渭水——自己可没有说自己要深入突厥大营之中。

就算是对话,就算是“冒险”,那也是有分寸的。

他可不会随随便便自己三五个人就前往突厥大营之中——这种做法,人家本来没什么想法都得变得有想法了,就像是把大半的权力都放给一个大臣一样,这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逼迫这个大臣生出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而且,自己当时前往渭水的同时,也是确定了大唐的大军能够在后脚赶到。并且,军容齐整,气势高昂。

这样一来,既有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和胆魄,又有大唐的军队力量作为根基,才能让颉利可汗自觉不当继续进军,从而选择和大唐定下约定,随后退兵。

再者,就算是最后自己亲自和颉利可汗定下约定,那也是在便桥之上,自己一样没有说跑到突厥的大营之中!

一国之君,没事儿就带着少量的人马,跑到另一个国家或者势力的大营之中,这不是有胆气,这是愚蠢,这是发疯。

李世民从不干这种愚蠢或者发疯的事情。

于是,他只能感叹一下宋朝的皇帝的神奇操作。

以及,感慨一下他现在还不知晓的,关于宋朝太子的教育问题。

并且,对当时的宋朝京城百姓的深切担忧与同情。

-

就算是民间百姓,也同样完全不能理解宋钦宗的做法。

“那些读书人不是说什么,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马?”有人顺口说了句他时常听见的读书人的话,不解道,“那这金军营地,肯定算是一个‘危墙’吧?”

“那肯定算!金军大营,敌军大营,这不算危墙,还有什么算危墙……”另一个人接话,然后就无话可说了。

一个妇人一拍桌子:“那金人明显就不安好心,结果这宋钦宗还要自己往上去送!就算是金人,一开始也只是要那个不执政的太上皇去,也没想着要让皇帝直接去!结果这宋钦宗……”

这话深得人心。

可不是,就算是明显没有什么好心眼的金人,最开始说的也只是让宋徽宗去金军那边,这就相当于要一个身份更加高贵的人质——反正太上皇已经退位,不再直接治国理政,当人质,金人也觉得很恰当。

但是,宋钦宗这么一个皇帝,他竟然直接去了???

【闰十一月三十日清晨,宋钦宗带着大量大臣——他倒没有自己只带着几个人就过去——前往了金军大营。】

【而当他抵达大营之后,金军主帅却不见他,只是一直派人索要降表,宋钦宗没有丝毫反抗之意,连忙让人写好降表献给金军。但金军不断挑刺,直到改了四遍,方才满意。】

【降表的事情过了之后,金军继续要求要太上皇过来,宋钦宗“苦苦哀求”,没错就是苦苦哀求,才让金军没有继续提这件事。】

【或许,当时宋钦宗还非常庆幸,幸好自己能低的下头,幸好自己的劝说哀求打动了金军……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