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惨烈的景象是许多百姓之前根本没有想象到的。
一时间,北宋中前期、乃至尚未走到靖康年间的后期的汴京百姓,几乎都不由自主地失声痛哭起来,响彻天地。
虽然他们并未身处其中,但作为汴京人士,之前也从未想过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离开汴京——这可是京城!能在京城扎下根来,谁会没事儿想着离开这里?!
因此,他们几乎能够完全带入这一惨剧中的京城百姓。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要继续在汴京城里面生活,在汴京城里面度过一生的。
特别是北宋后期的汴京百姓,由于距离宋徽宗宋钦宗的时间很近,所以他们更加能够确定这一点——这汴京城中的百姓,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啊!
甚至,如果他们长寿一点,说不定这里面也还会有他们自己的身影!
正因为认知如此明确,所以他们才会更加崩溃。
就算是一个不在乎子孙后代,奉行一个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观念的人,他也得在乎自己——而金军的这一到来,宋钦宗的这一对内压迫,让他们自己的性命或者身后事也根本没有保障。
“就算咱到时候已经死了,可按照朝廷 这个丧心病狂搜刮钱财的情况,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干出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这个对朝廷非常不友好的猜测,却得到了许多百姓的一致认可。
——他们是真的怀疑,那个时候的大宋朝廷是真的会去干这种断子绝孙遗臭万年的恶事。
哪怕之前朝廷一向宣传得非常好,而且大宋从上到下也一向认为自己乃是最文明、最知晓礼节大义的国家,也不行。
他们现在对大宋朝廷,准确来说是从宋徽宗在位开始的大宋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
对于如今的汴京百姓来说,那个时候的大宋朝廷干出来什么事情都不值得惊讶——特别是,当有人真的从画面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人影的时候。
“张家的,那是不是你家的小儿子啊?”一个妇人惊愕地指着画面中的一角,上面有一个衣衫凌乱的男人满面憔悴,正拼死想要保护住一个小姑娘。
虽然那个男子早就是中年模样,同时还憔悴非常,但是这个妇人愣是从他的面容上看出了几分相像:这不就和她邻居如今尚且不足十岁的幼子长得有那么几分相似吗!
不只是和那个小儿相似,这仔细看来,还和张家如今的男人有几分相似。
总之,妇人越看越觉得她一开始的直觉没错,这分明就是张家那个小儿子啊!
这话惊得周围一圈人都纷纷看向了张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