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宋·后续3(1 / 2)

就在赵匡胤咬牙切齿,同时又在思考如何消弭因为朝廷胡乱治河——为了搞出来一个天险——导致的大宋信用风险的时候,他发现,事情好像有那么点转机。

他就说!

朝廷也没那么脑子有病,宋徽宗之前的那几个皇帝也都还算正常,怎么会没事儿非要搞黄河, 强行让黄河改道,就为了弄一个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天险呢?

果然不是这样!

大宋朝廷,大宋皇帝,之所以连续三代皇帝都在尝试让黄河改道,明知道之前已经失败过还坚持要尝试一次,完全是因为黄河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时候啊!

虽然改道的风险很高,但是放任黄河继续随便流淌,走着黄河原本的河道,也依旧有巨大的风险——很可能,原本的情况下,因为黄河泛滥而死亡的人要比改道失败之后死亡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为什么朝廷一次又一次尝试治理黄河的原因。

不是只为了什么构造一条天险用来防御辽国!

虽然这也算是其中一个原因吧,但是确实不是主要原因。

太好了!

赵匡胤心情飞扬。

这样一来,大宋原本的那个信任危机就会自动解除了——虽然三次黄河改道确实是造成了非常惨烈的后果,也确实三次都没有成功,会让人有些质疑大宋朝廷的治河能力,可是,最起码,大宋朝廷 “无视百姓死活、一心只想要搞一个天险防御辽国”的罪名是洗清了啊!

这个最让人不齿,最让百姓心冷和在乎,最影响大宋信誉和风评的罪名被洗清了!

能力行不行是一回事儿,但是绝对不能存着坏心。

之前,百姓们因为黄河三次改道这件事情,只会觉得大宋朝廷根本不在乎百姓死活,满怀恶意;现在,他们就会认为,大宋朝廷正是因为非常在意百姓死活,非常想要不让百姓无辜枉死,所以才想要治理黄河——

虽然失败了,但那是好心办坏事,和直接无视人命就是要办事儿完全不同。

这样就好。

反正赵匡胤是立刻选择相信后面这个不知是谁所说的内容。

至于说里面掺杂的各种党争的事情,什么黄河决堤之后,直接淹了其中一方的重要基地,导致这一方损失惨重,另一方欢庆鼓舞……赵匡胤表示这已经被他记在了心里面,就在党争这一栏。

大宋的党争,他迟早要收拾收拾!但不是现在。

而在短暂的高兴之后,赵匡胤看了眼最后的那一长串内容,又觉得糟心起来。

——没错,大宋身上那个非常不利的罪名被洗清了不假,可是黄河还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