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贵族政治(2 / 2)

-

比起百姓们的惊讶、不太理解、以及理解后的议论纷纷,皇帝们对此倒是毫不意外。

这有什么可说的?

这种夺得了权力之后,原本的朋友,那就不一定还是朋友了;原本的同族之人,那也不一定是同族之人了,反而可能会是动摇自己权力的敌人。

“其实汉人不也这样嘛,”刘邦有点感慨,“就算不说汉人,当年六国之人也同样如此,在没有被秦朝统一之前,六国各自的朝廷可也不完全把自己的百姓视作是‘自己人’的。”

后来的所有大一统王朝,也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中原的蒙古人不把草原上的蒙古人当自己人,而是一定程度上当做了可能随时发动叛乱的敌人,所以制定各种制度来压制管控监视这些草原上的蒙古人;

而常规王朝的朝廷呢,那也同样是要监视控制百姓的动向的——这个时候,百姓和朝廷也不是“自己人”。

没什么稀奇的,反正他刘邦也需要这么做。

与对百姓的在乎或者不在乎无关,只是政治需要罢了。

【贵族政治,本质上就是延续了蒙古以往的政治习惯,以贵族为最高统治群体,贵族高于官僚,由军事贵族主导朝政的核心机构,甚至没有官职的高等贵族可以直接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干预政治,即政出私门。】

【而同样被这样的政治状态所影响的,就是皇位的继承。】

【其实这种贵族政治导致皇位继承混乱的也有先例,不说汉人王朝,只说外族王朝,就有一个辽朝——辽朝在中后期完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官僚化,至少皇位继承变得较为稳定,但在前期,辽朝的皇帝随时可能面对贵族推动的谋反政变,死于这种事情的皇帝同样不算少。】

【而元朝,其贵族政治对于皇位继承的影响比辽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点,元朝总共有十一个皇帝就能够看出来——不算忽必烈,是十个皇帝,而忽必烈死后元朝的国祚还有七十四年,也就是七十四年间经历了十个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在位时长7.5年……】

【走马灯也没这么快的。】

【贵族政治确实维护了蒙古贵族的利益,但是代价就是不可避免无法消失的围绕着皇位展开的派系斗争,忽必烈还能够压得住,但后面的皇帝没有一个能够压得住的——朝中斗争不断,地方斗争不断,甚至在地方上直接出现了割据状态。】

【当然,能在地方上直接割据,也不只是贵族政治的结果,还和元朝搞军事化统治有关。】

【元朝建立之后,忽必烈就大肆分封各种军事贵族到地方,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随时镇压反对力量,同时代表朝廷推行各种政令,而这些军事贵族在地方上享有的权力其实和当年汉人世侯类似,军政财权全都在手,所以这些军事贵族随时都有割据一方的能力。】

【这种能力,和贵族派系争斗,和皇位争斗结合在一起,造成的后果相当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