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两次发动起义的人,竟然还能逃出来,然后还能继续发动起义——元朝朝廷是干什么吃的?!
拉垮成这样,不说好好治理国家了,就连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好好镇压起义军、捉拿起义军的核心人员都做不到,这种朝廷不灭亡才怪!
好事儿好事儿做不了,坏事儿坏事儿也做不了,什么都做不了……那还是尽早完蛋最好。
【彭莹玉,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父辈祖辈都是袁州——位于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的农民,而在彭莹玉一出生的时候,或许是家中无法养活他,所以他就直接被家人送到了慈化寺,“舍与”一个姓彭的和尚当徒弟。在彭莹玉十岁的时候,他正式加入慈化寺成为僧人。】
【当时,元朝统治残暴,民不聊生,百姓们衣食无着,常年忍饥挨饿,自然对生活对未来都毫无念想和希望,只能将所有都寄托于宗教,以此寻求慰藉,也因此,白莲教在民间极为风行。】
【而彭莹玉也正是因此加入了白莲教,并且在后来直接成为了当地的白莲教教首,还开始组织秘密的反元活动。】
【彭莹玉还有一手好医术,因而经常为慈化寺附近和其他地方慕名而来的百姓们治病,并且用行医治病作为传教布道的掩护,四处宣扬“世界光明大同”和“弥勒佛下世,改换乾坤”的教义。】
【由于本身白莲教的广泛传播和易接受性,以及百姓当时的悲惨处境,还有彭莹玉本人的威望和高明医术,百姓们纷纷响应彭莹玉的传教,这一支白莲教的信徒逐渐增加到了数千人,而彭莹玉则是被尊称为“彭祖师”。】
【随后,在至元四年,元朝的各种残暴统治、加之天灾不断,让百姓更加难以活下去,甚至,在年关的时候,百姓们基本上家中甚至都没有米下锅。】
【见此情景,彭莹玉觉得,起义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他推举了自己的大弟子周子旺领头,发动起义,短时间内就得到了五千多名信徒的支持响应。】
【民心向背,彭莹玉的信心在这个时候更加充足,随后,在袁州,彭莹玉正式推动起义,并打算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号为大周,首领为自己的弟子周子旺,也就是“周王”。此外,另一个叫做况天的门徒则兼任左右宰相。】
【而这一次起义,彭莹玉让起义军们的前胸后背都分别写上一个“佛”字,用来祈求弥勒佛保佑。】
【这就是彭莹玉的第一次起义尝试。】
“被舍给了僧人啊……”民间,传来了许多叹息。
这种做法,在很多时候都不算少见,就算没有亲眼见过,但大部分人也多多少少听过。
舍给僧人,从小就不算自家人,从小就不在家中,因为养不起,养不活;而送到庙里面,那至少还能有条活路,算是爹娘为孩子的最大的最后的打算——就算在庙里面也不怎么样,至少也要比在家里根本活不下去,甚至直接被扔掉、溺死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