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这个邹普胜名字中间也是个‘普’字!”看到上面提到了邹普胜的名字,百姓们也都反应过来,这个邹普胜的名字确实和彭莹玉之前那提到的那几个“普”字辈的弟子的名字非常相似。
之前那几个叫什么,李普胜,赵普胜,项普略,全都是一个姓加上一个普字再加上一个字,而且这三个人中,有两个人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胜”。
而邹普胜,完全符合上述情况。
所以,邹普胜竟然也是彭莹玉的弟子!不仅是弟子,而且还是嫡系弟子!精心培养的那种。
之前完全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情。
关于邹普胜的介绍中,只是说邹普胜起了起义的念头,于是开始思考如何起义,然后他遇到了徐寿辉……至于说徐寿辉本人原本到底有没有起义的念头,那不重要。
现在看来,邹普胜何止是这段时间升起了起义的念头,明明是很早之前就有了这个念头了!
应该说,自从他遇到了彭莹玉——虽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时候——之后,成为彭莹玉的普字辈弟子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有了起义的念头,并且一直都在为起义这件事情做准备。
“我怎么觉得,徐寿辉本人原本其实没有起义的打算这个说法,好像比另一种说法更加可信了……”在知道邹普胜原来是彭莹玉的弟子后,有人不由道。
这话得到了不少赞同:“我也是,我原本还觉得这就是胡说来着……”
“那可不,我原来也不觉得一个原本完全没有这方面意图的人能够被另一个人直接说服要去起义,反正我不可能……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这可是彭莹玉的弟子,还是普字辈的,那能和寻常人一样吗?如果徐寿辉本来没有这个打算,但是却被他说服了,那我还是相信的。”
“而且,就算邹普胜无法说服徐寿辉,那还有彭莹玉啊,彭莹玉还能说服不了一个人?”还有人直接道。
彭莹玉啊!那可是发展了无数的信徒,弟子门徒遍布江淮地区的人——就算当时确实是天下环境非常恶劣,天灾人祸不断,百姓们又被多年欺压,不管是活不下去的现实情况,还是心中大的怨恨和不满,都给传教制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让传教变得非常容易……
可要是彭莹玉本人没有足够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那也是做不到门徒弟子遍布江淮、并且能够发动信徒起义的地步的。
不然,各种民间宗教还少吗?民间宗教的教首还少吗?怎么最后就出现了一个彭莹玉呢?
这一切都让他们原本嗤之以鼻的关于徐寿辉的另一种说法,变得异常可信起来。
【八月,蕲州发动起义,九月,这一支起义军初战告捷,成功打下了了蕲水(湖北浠水县)和黄州路,击败了当地镇守的元朝威顺王宽彻不花——要习惯,蒙古人的名字大多都是这样……】
【顺带一提,宽彻不花,更官方的名字叫做宽彻普化,是忽必烈的孙子。】
【没错,在元朝已经换了无数个皇帝的时候,其实宗室方面,才走到忽必烈的孙辈。以及,他的父亲,脱欢,被忽必烈亲自盖章认证“丧师辱国”,严重到要求他终身不能前来觐见自己。】
“丧师辱国?!”忽必烈被这句话一惊,直接声音响亮地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