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标凌厉的眼神逼视下,
朱政依旧面不改色,神情平静,全无波澜。
朱标见此,心中暗暗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差距啊!
昔日允炆面对他骤然显现的威势,
稍加质问便似雏鸟脱壳,举止慌乱,应对失措。
心中所思,无所遁形,尽现眼前。
然而朱政呢?
全然不受影响,毫无异样表现。
任尔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
即便阅人无数,也难以揣摩朱政内心。
这份镇定,这份城府,这份坚毅的心智,
实乃一位合格储君应有的品质!
甚至可以与父皇那深不可测的帝王之心媲美。
任何人都无法探知其深浅。
此时,朱标虽略有遗憾未能洞悉朱政所思,
但更多的是对其的满意与欣慰。
说来矛盾,这便是朱标此刻复杂的感受。
短暂沉默后,
朱标忽然以低沉声音说道:
“世子,孤能否求你一事?”
此话一出,连朱政也微微一愣,目光带着几分惊讶看向朱标。
大明太子,未来皇帝竟用了“求”字。
若传至朝堂之上,定会让文武百官瞠目结舌。
要知道,对一位储君而言,“求”字绝非应有的存在。
这不是礼贤下士,而是对自身权威的重大冲击。
这般姿态,
换成他人,尤其是那些视士为知己者死之人,
怕是当场便会感激涕零。
别说一件事,纵使赴死也毫不犹豫。
但朱政并未因此动摇,
只是冷静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朱标闻言,情绪激动地注视着朱政,眼中急切道:
“你先答应,日后自会告知!”
面对朱标这般谦逊乃至带有几分恳求的姿态,朱政却丝毫不受影响,内心反而警觉大增。他实在猜不透朱标究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