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 / 2)

姜饼的声音在杨坚耳中回荡: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皇帝,他懂得吸取杨广的教训,知道自己德行有亏,所以他能用功绩来洗刷。

虽然对杨广来说不太公平,但实际上确实是应了那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杨广发展科举制的路上那些荆棘被杨广自己用国灭的代价扫平了,李世民摘了桃子,得以成功推行科举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国力昌盛,一生灭国二十七,唐朝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也成就了李世民天可汗,千古一帝的大名。

到此时,再也没有人把李世民曾经的恶行挂在嘴上声讨,反而出现太多人为他歌功颂德,认为他这样一个有成就的皇帝,之所以当初那么做,全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甚至还觉得,要不是因为当初他的玄武门之变,哪里会有如此强盛的帝国。

至此,污点洗刷殆尽,李世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说到这,姜饼语气中尽是赞扬的语气。

谁都不看好他,偏偏他最争气,这就是李世民!

短暂的语气激昂后,他接着道:“李世民和杨广同根同源,血脉相近,事迹相近,道德相近,但是身后名却是天差地别。就在于他们作为皇帝,行政成就上的差别。

所以说,其实真要说起,一个皇帝的好坏从不以私德而论。”

对于姜饼总结的这句话,杨坚倒是十分赞同。

“不错!

要真的以私德来判断一个皇帝的好坏,那未免也太迂腐了些。

当皇帝可不是儿戏,一字一句都要为整个国家负责。”

“你这话算是说对了!”

姜饼笑道:“所以,要不是杨广被世家门阀给拖住了脚,没有打出个漂亮的翻身仗,说不定在后人口中,这同样会是个伟大的帝王呢?

至于他做的那些事情,谁会在意,甚至可能被奉为美谈也难说。”

杨坚莞尔一笑。

不过姜饼的言论还没说完:“隋朝和秦朝很像,秦始皇的统一大业为世道不容,却成就了大汉传达两千年的“汉”之大名;杨广的科举制推行触犯了世家的利益被吞噬,却为大唐成功推行科举制成就盛世扫平了荆棘。

杨广的一生,可以说是极其精彩的,也算是一个宏图伟略的帝王。??

可惜就是做事情太过着急,步子迈的太大了,没有考虑周全,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跌入深渊。??”

“是啊。”

听完了姜饼的分析,杨坚同样感慨:

“如果那个时候,二郎在对付世家门阀的时候,能够从细枝末节,慢慢不留痕迹的消除他们的势力影响,剪除党羽,同时默默的壮大自己,那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

姜饼也深有此感:“不错,后世对杨广的印象多是暴君昏君,但是那大多数都是来自唐书编纂抹黑和后世影视作品的渲染效果。??

一个帝王的好坏,不能看别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