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让全世界都说华夏语(1 / 2)

时间来到正德十年。

画面显示,大明的变化已经肉眼可见:

京城郊外建起了第一座\"皇家制造局\",采用水力驱动的大型机械日夜不停地生产火枪、铠甲。工匠们按照朱厚照从姜饼那里带来的图纸,成功仿制出了简易蒸汽机。

南方引种的土豆、红薯大获丰收,粮价应声下跌。

百姓们欢天喜地,称颂\"正德新政\"。

水师船队从南洋带回大量白银,还有玉米、辣椒等新作物。

更可喜的是,他们在吕宋岛发现了大型铜矿,解决了铸币原料问题。

朝堂上,新一代官员逐渐崭露头角。

他们既通经史,又懂实务,与守旧派形成鲜明对比。

朱厚照本人更是脱胎换骨。

曾经那个贪玩的少年天子,如今眉宇间尽是沉稳与睿智。

他定期巡视各地,亲自督导新政推行。

正德十五年,积累了足够实力的朱厚照终于亮出獠牙。

画面显示,他亲率十万新军北伐蒙古。

这支军队装备了改良版燧发枪和轻型火炮,战术也完全革新。

蒙古骑兵在火力网前不堪一击,小王子仓皇北逃。

“痛快!”看到战场上明军摧枯拉朽的攻势,曹操忍不住喝彩。

战后,朱厚照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允许部分蒙古部落内附,并赐予他们耕种土地。

条件是必须送子弟入学,习汉话,改汉姓。

“以夏变夷...”曹操若有所思,“这位正德皇帝,眼光长远啊。”

姜饼笑道:“孟德估计不知道,在我所处的时代,光是民族就有五十六个!”

“五十六个民族?”

曹操吃了一惊,过来到现在,他还真没听姜饼提起出这种事情,如今猛然一听,不由的惊出一声冷汗:“这么多的民族,管理起来不麻烦吗?”

姜饼摇了摇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姐妹是一家。”

他自顾自的唱起了一首歌谣,虽然什么都没说,却又好像说了什么。

“以汉族为主体,所有民族说汉化,习汉字,几十年过去了,哪里还有所谓的夷夏之分?汉族不觉得别的民族兄弟有什么不同。

其他民族也不认为自己和汉族有什么差异,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

除了身份证上的标识外,现实中遇到了,谁会在乎你是什么民族呢。”

姜饼自豪的言论让曹操忍不住有些羡慕。

虽然现在他已经不怎么管东汉那边的事情了,但想想他们当年要是也能如此,又何需惧怕外族的侵扰呢。

算了,一切都会更好的,因为遇到了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