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就从小院的大门离去。
直到这时,胡亥才幽幽的从楼梯上下来:\"先生,你这么提醒他,怕是不太好吧?\"
\"嗯?\"
姜饼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你是觉得那个时代的赵国崛起,取代了秦国?\"
胡亥没有说话,但面上所展露的神色无疑证实了这点。
姜饼摇了摇头:\"存在即合理,他来了就是一种缘分,就像你过来一样,我能告诉你的,自然也能告诉赵雍。
同样的,未来如果有你秦国的国君来了,我同样也会让他们少走些弯路。
你能说,这样一来,对别的国家也不公平吗?\"
\"这……这……\"
胡亥欲言又止,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自己慢慢悟去吧。\"
姜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离开。
与此同时。
沙丘宫内,烛火猛地摇曳。
赵雍看着周围熟悉的场景。
\"寡人这是……回来了。\"
他眼中闪过一抹兴奋之色:\"来人,传相国肥义。\"
赵雍低头看向手中——那本蓝封皮的手抄册子赫然在握!他深吸一口气,将册子郑重放入袖中。
不多时,肥义折返回宫。
他有些疑惑,国君这又想做什么了?
还没等他开口,赵雍先一步出声:
\"肥义,传寡人诏:明日大朝,所有大夫以上官员务必到场!\"
次日,邯郸朝堂哗然。赵雍宣布了三项新政:
其一,设军事、民政、律法三阁,各置阁臣三人;
其二,推行\"票拟批红\"之制,日常政务由三阁先行议定;
其三,公子章任军事阁副使,太子何入民政阁学习。
公子成等老臣面面相觑,这套前所未闻的制度让他们不知所措。
唯有肥义注意到,主上说话时时不时摸一下袖口,仿佛那里藏着什么珍宝。
退朝后,赵雍独留肥义。
\"肥相国,\"他从袖中取出册子,\"你看看这个。\"
肥义仔细翻阅,越看越是震惊:\"主上,此制精妙绝伦!既防权臣专断,又免君主劳顿...\"
\"还有更妙的。\"赵雍眼中闪着奇异的光,\"三阁互不统属,但都要定期向寡人述职。另外...\"他压低声音,\"寡人准备设'影卫',专门监察三阁。\"
肥义倒吸一口凉气。这套制度简直把制衡之术玩到了极致!他忽然想起什么:\"那公子章...\"
\"章儿不是想带兵吗?\"赵雍冷笑,\"寡人准备设立'军事参谋部',让他和年轻将领们天天研究战例去。\"
看着主上久违的锐气,肥义忽然觉得,那个叱咤风云的赵武灵王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