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伸手接过,先检查了封条,见其完好无损,这才挥了下手,让旁人都退出去。
等房间里只剩他和陈忠诚的时候,就从腰间取下一串钥匙,将其中一把捅进锁孔,只听“啪嗒”一声脆响,铜锁应声而开。
待掀开木匣,就见里面躺着一封书信。
随即拿起信纸,仔细查看里面的内容。
信中,老太监先将此行的大致经过介绍了一遍,其后就是大帅狄青的表现。在信的末尾处,又特意提到了张义,尤其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半晌,赵祯长舒一口气,唤陈忠诚拿来蜡烛,将那封密信付之一炬。
处理完了一切,才对陈忠诚吩咐:“宣,几位相公,进宫!”
“是!”
陈忠诚应了一声,就打算派人去找几位相公。
这时,御书房外,一名内侍大声禀报:“官家,几位相公在宫门外请求进宫面圣。”
陈忠诚连忙看向赵祯,见其点头应允,就小跑着出了房间,对内侍吩咐:“还不快请几位相公进来!”
一会儿功夫,几位相公就一脸喜色的进了御书房。
“臣,见过官家!”几位相公齐齐行礼。
不等他们有所动作,赵祯就一挥袍袖:“免了!来人啊,给几位相公看座!”
枢密使夏竦借着内侍搬凳子的功夫,轻声问道:“官家,听说前方有捷报送来?”
赵祯点了点头,就把那份捷报交给几人传阅。
等众人看过以后,一个个眼神乱飞,均充满了喜悦意味。
赵祯在接受了一番道贺后,就当场宣布三日后大宴群臣。
这又惹来群臣一番感谢。
赵祯见火候差不多了,才抛出一个新的问题:“众爱卿,如今燕云已经收复四州,那么接下来该当如何?”
说起来,在几位相公当中,最想打仗,也能通过战争直接得利的就是枢密使夏竦了。
他立即起身,向赵祯行了一礼:“官家,臣以为,析津府素有辽国粮仓的美誉,若是将他列入下一步收复区域,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赵祯闻言,心里是说不出的痛快。
想想几年前,每每提到对外作战,一个个的不是推诿搪塞,就是直接劝说自己,不要轻易得罪邻国。
这才多长时间,竟然风头一转,自己才抛出问题,枢密院就主动站出来献策。
赵祯点了点头,又将注意力放在三司使的身上。
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盐铁专卖,均衡财政收支,号称“计相”。
此时,赵祯看向对方的意味十分明显。
人家掌兵的可都表态了,你这个管钱的怎么说?
三司使只是稍一沉吟,就出班说道:“请官家放心,臣哪怕是砸锅卖铁,也保证此一战的钱粮用度。”
赵祯闻言,心情更加舒畅,又与几位相公说了许久的话,才放几人各自散去。
等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他和陈忠诚的时候,赵祯才撑着御案起身,来到墙边的一排书柜前面,掏出钥匙将其中一扇柜门打开,一支精美木匣瞬间映入眼帘。。
随着匣盖被缓缓掀开,里面就露出一本册子。
赵祯翻找到标有“张义”那页,便抬起手:“笔!”
陈忠诚不敢怠慢,小跑着从御案上取来一支吃饱了朱砂的毛笔。
赵祯伸手接过,在几个“正”字的下面,工工整整的添了一笔。
“小子,朕都给你记着呢,不会让你没了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