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如何,黑市从没有消失过。
黑市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经济管制和物资短缺的产物。
在这个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的年代,黑市成为了人们获取这些紧缺物资的重要渠道。
尽管这种行为是非法的,但它仍然广泛存在,并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就像那三年期间,黑市上的粮食价格能飙升到五元一斤,这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天价。
但确实有人会去购买,因为他们需要这些粮食去救命!
那几年卖粮食的人,为了保险起见,都会把粮食袋子藏在远处,只手里抓一把或者往衣服兜里装点样品给买主看,买主相中了再取货。
德胜门外的黑市,民国时期这里卖文玩字画居多。
随着时代的变迁,建国前卖文玩字画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洋货。
这些洋货中有鹰酱的救济品,也有走私品,从饼干黄油肉罐头到皮鞋大衣望远镜,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逛一趟这样的黑市,无异于“开了洋荤”。
而现在,则主要是粮食和生活必需品。
二十分钟后,陈安来到德胜门外。
这里的黑市和大家想象中的、后世那种古玩城鬼市截然不同。
眼前的黑市更像是一个后世的乡村小集市,热闹非凡却又不失秩序。
摊贩们或提篮或担筐,将各式各样的物品摆放在简陋的摊位前,煤油灯那微弱的光芒照亮了身前的货物。
摊贩们或蹲或坐,等待买主上门,
尽管摊贩数量不多,加起来也就七八十个,但他们出售的物资却涵盖了市面上能见和不能见的各类物品。
粮食自然是主角,小麦、大米、小米应有尽有,偶尔还能见到肉、鸡、鸭、蛋等副食品,甚至还有人贩卖布料,但数量有限。
相比之下,买主们却络绎不绝,这个时候竟然有二三百人。
这个规模让这个小小的黑市显得有些拥挤。
买主们穿梭在摊位间,寻找着心仪的物品,一旦发现,便与摊贩交流几句,谈妥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有人直接以物易物,场面热闹非凡。
不过,在这热闹的背后,大家都很谨慎。
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几乎听不到大声喧哗或叫卖声。
即便是讨价还价,双方也尽量压低声音,生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在这个时代,黑市交易是违法的,一旦被逮住,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尽管如此,黑市的存在却有其合理性。
最近这段时间,黑市交易比较活跃,黑市就在护城河河边。
对此,上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四九城和冀省刚经历了一场大洪灾,损失都不小。
虽然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但一时间,粮食和肉食的供应仍然有些紧张。
尽管没有那三年期间严重,但比起上半年来说,还是紧张了不少。
不说其他,就连作为特供单位的轧钢厂,肉食供应都减少了一半,更不用说其他普通单位了。
而那些遭了灾受了难的家庭,生活更是举步维艰,他们急需这样的黑市(鸽子市)来应急,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