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狠心的阴谋(1 / 2)

农村很在意是否有儿子,没儿子,等于绝后。

杨知华死后,村里人私下里讨论杨家是不是做了坏事,遭报应。

杨知华和杨寻林的对峙,在大家心中种下疑惑的种子。

他们为什么说杨寻山故意害死杨知华夫妻俩?

杨书意再迟钝,也意识到哥哥嫂嫂和叔叔的死,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在她记忆中,叔叔老实本分,对待学生,耐心十足,对待妻子,爱护有加,对待兄长,敬而有礼。

即使叔叔的妻子去世,他消极度日,也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出来。

对于叔叔和爸爸的为人,杨书意选择站在叔叔身边。

“爸,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你对叔叔做了什么事?”

叔叔那么老实的人,如果做出杀人的举动,一定是被人逼到了绝境。

杨寻林的眼神迷离,似乎沉浸自己的心魔中,无法自拔。

“他做的事可不少。”杨知华眼眶微红,嗓音暗哑道。

一件件尘封在时间尘埃里的事情,公布于众。

杨寻林和杨寻山两兄弟的性格差别很大,过得日子也不一样。

杨寻林初中毕业就在村里种地,早早相亲娶了个没感情的媳妇,收入不稳定,老婆受不了,外出打工,再也没回来。

杨寻山从小爱学习,为人忠厚老实,高中毕业,在村里当小学老师。

他每个月有固定收入,手里有两亩地,每年挣的钱,能剩下很大一部分。

靠他自己的努力,想自己盖一栋房子,不跟父母住。

但是宅基地只有一个,如果给杨寻山盖房子,杨寻林就没地方盖。

杨寻山根本没打算动宅基地,他打算占用耕地,盖一栋楼。

三十多年前,没现在严,盖房子不一定非得用宅基地。

杨寻林出奇的好说话,主动让出宅基地。

而他只有一个要求,盖好房子后,给他留一间屋子。

自家兄弟,杨寻山当然愿意给哥哥留一间屋子住。

杨寻山想着以后结婚,他和妻子住楼上,楼下留给是杨寻林和爸妈住。

话已至此,杨书意脸色发白,爸和叔叔没住在一起。

“难道我们家住的房子,是叔叔出钱盖的?”

她记得小时候,叔叔住学校宿舍,放假就住学校旁边的小房里,还没她家的厨房大。

一个村,盖楼房的寥寥无几,她的同学都羡慕她能住楼房。

杨知华比杨书意年长,他又是家中的儿子,有些事情,他知道的比杨书意多。

“没错,我们家,其实是叔叔的家。”

杨寻林占据弟弟房子的事,在村里不算秘密,但也不是人尽皆知。

只有村里的老人知道,他们天天忙着下地干活,自家的烦心事都够他们忙活了,哪能时时记得房子是谁的。

自然是谁住的久,谁就是房子的主人。

历经半年,终于盖好了楼房,杨寻山住二楼,一楼的两间房,一间给杨寻林,一间给父母住。

盖了楼,又有稳定收入,还是知识分子,想嫁给杨寻山的女孩子有很多。

杨寻山对那些女孩子无感,可能是读书人,向往书中的感情世界,他随便不想在一个女子度过余生。

杨寻林跟他的想法相反,杨寻林愿意再娶一个女人。

老婆跑了没关系,他现在住楼房,又不老,再找一个就是了。

没多久,父母给杨寻林张罗婚事,女孩子看中他家的房子,同意结婚。

不到三个月,订婚结婚一条龙,这次杨寻林担心妻子再跑了,他不让妻子出去打工,他自己也不出去打工。

这就导致夫妻俩仅靠种地挣钱,不够花。

一没钱,两人就吵架,甚至动手打架。

杨寻林爸妈看不下去,时常接济他们夫妻俩,老两口没钱,就问小儿子要。

杨寻山不好意思拒绝父母,每次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一次次给钱,他自己存不下来钱。

家里多出一个人,杨寻山住着不方便,夫妻俩又经常吵架,他嫌太吵了,就搬去宿舍住。

只有放假的时候,他才回家。

楼上常常没有人住,杨寻林的妻子就把主意打到了二楼。

她想住楼上!

杨寻林也想住楼上,楼下的两间房间太小了,客厅餐厅楼梯都在楼下,导致楼下每间屋子只有楼上房间的一半大。

他以前一个人住不觉得小,现在多个人住,他的房间就不够活动的。

夫妻俩打定主意,请杨寻山回家吃饭,他们做了一大桌子菜,杨寻林拉着杨寻山唠家常。

酒足饭饱,杨寻林提出跟杨寻山换房间。

杨寻山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不好意思拒绝,又不愿意搬下来。

“哥,我们当初说好的,我住楼上,你住楼下。”

杨寻林当即脸色发黑,“那时候我一个人住哪里都行。”

“现在多一个你嫂子,房间太小,我们住,不合适。”

“以后我们有孩子了,住不下,楼上有三间房,我和你嫂子住一间,你侄子侄女各住一间,刚好。”

杨寻山默默喝一杯酒,不知如何拒绝。

杨寻林见杨寻山没那么抗拒搬下来,他又说:“这宅基地,也有我的一半,你要是不愿意搬,你就把房子推了,我们一人一半地,重新盖。”

只是说说而已,就算杨寻山愿意推倒楼房,他也不愿意。

杨寻山重感情,推倒房子,代表与大哥决裂。

“哥,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

杨寻林缓缓笑着说:“都是自家兄弟,分那么清楚干什么。”

“爸妈已经上了年龄,活不了多久,你也不想看到他们为我们兄弟俩的事操心。”

“而且你就一个人,等你以后结婚了,我和你嫂子肯定搬下来,给弟媳腾位置。”

杨寻林媳妇瞬间急眼,暗中给丈夫使眼色,她搬上去就不会下来。

杨寻林给妻子一个眼神,不要急。

他用兄长的身份关心起弟弟的婚事,“寻山,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嫂子认识很多女孩子,要不要你嫂子给你介绍几个,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