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九月初五,刘备军再次向晋阳城外的小平山发动了进攻。
相比于上一次突袭只有一万多精锐参与,刘备军这一次派出了超过三十营步骑,总人数远超此前。
与之相应的,曹仁也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准备应对刘备军的行动。
其实曹仁也不确切知道刘备要做什么,但是刘备一定要夺取小平山,那他曹仁就拼了命的阻止总是没错的。
更何况,郝昭的营垒如今已经加固过,比此前的营垒更加难以攻克,再加上乐进所部,那真是铜墙铁壁一般。曹仁是真的颇有信心能够守住这座营垒。
于是,一场搏杀从寅时便正式开始。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已经筑好工事,在营垒外围提供掩护的刘备军弓箭手。他们的箭雨,向矮墙附近的的曹军射下,甚至有不少火箭,就是为了逼退他们。
而陈到率领着他的手下就在弓手的掩护下开始进军,准备铺设进攻用的通道。
他们首先拿出了用鹿角改造的巨型木制支架,顶着敌人的滚石,在一条数十丈长的营垒外墙边是架设好最基础的骨架。
随后,在陈到的指挥下,第一批士兵撤走,第二批士兵开始用装满土的土篮子填充骨架的内部。
土篮子并不大,但胜在数量多,大小形制皆有。在木架子的基础上,哪怕是士兵们没有多少工程经验,也能很快把这些土篮子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当然,曹军并不傻,他们面对这东西自然会倒下滚油火烧。
但是,随着木栏烧毁,泥土填实。再加上刘备军也有不少士兵往上洒水,很快就让这通往城上的道路稳定下来。
其实,这路也不是非常结实,可是作为一次性使用勉强够用。终究刘备军也只有三天时间准备这些器械,士兵们可是都已经挖土挖吐了。
没办法,想要实施任何战术,后勤准备都是第一位的。正所谓,庙算胜,不算不胜,这也可以称之为战场的基本法则了!
而诸葛亮部署的战术,这方面自然是准备充分。他甚至于考虑到了那些架子破坏以后怎么填补空缺的问题——早就有装好了可以填补空缺用的装满土的筐,用来保证这营垒的外墙能够完全变成通道。
也幸亏这营垒不高,加上上面的矮墙才两米多高,才让刘备军仅仅用半天时间便完成了这项工程。
真正的战斗在这时候才正式打响。
体力消耗殆尽,而且人人带伤的工人们和陈到所部兵马退下,计划发动攻击的高顺所部立即冲了上去,要一边破墙一边与曹操军士兵对抗。
守营地曹军也不是傻子,更不是呆子,知道刘备军要发动总攻,自然把那些酣战了一个上午的士兵召回,然后换上了乐进和他的精锐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