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事不过三(2 / 2)

张晨轩跑到棺木旁,手中的电筒已经照向棺材里面,可脑袋却扭向一边,不敢往里看。

宋阳忍不住讥讽道:“你不是想看吗?怎么到了棺材边反倒不敢看了?就你这胆子,还下来凑什么热闹!”

“谁说我不敢看!”

张晨轩深吸一口气,微微转过头,眼皮像装了电动马达似的,剧烈颤抖着,好不容易才努力睁开一条缝。

他那被蜜蜂蛰得只能睁开一条缝的眼睛,缓缓移动,似乎终于确认棺材里没什么可怕的东西,才转过头正视。

“里面啥都没有!”张晨轩拿着手电筒在棺材里照了一圈,满脸失望地说道。

宋阳也走了过去,看到棺材里除了一些朽烂的布条和几块枯骨之外,确实空空如也。

棺材里的骨头并不完整,被堆到了一角,看样子,地上的那些骨头是从棺材里扔出来的。

宋阳用手电筒扫向墓室四周,这里的砖雕更多了些。他大致看了一下,只认出其中两副砖雕。

一副雕刻的是一个人光着膀子躺在河畔,两条鲤鱼似乎正从河面跳跃而出……宋阳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应该是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他听过这个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的故事,讲的是王祥孝敬后母,可他觉得这故事有些荒诞不经。

还有一副,画面中有个人在哭泣,旁边有竹子和竹笋,似乎是“哭竹生笋”的孝道故事……至于其他的砖雕,宋阳就看不懂了,估计大多也是关于孝道的图案。

实际上,这些雕刻原本就比较简单,再加上多年来地下渗水的侵蚀,如今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张晨轩在棺材里一无所获,又围着墓室墙壁大致看了一圈,便立刻朝着左边的洞道走去,手电筒一照,就钻了进去。

宋阳见状也跟了过去,发现这是一个很小的耳室,大概四五平米的样子,里面同样积着一些水,地上散落着不少罐子碎片。

张晨轩低头仔细查看,一心想找到些有价值的东西,可看来看去,什么都没发现。

“啥都没有,那些盗墓贼也太狠了,一点都没给老子留!”

他很快钻了出来,唉声叹气地说道。

“早就跟你说了,有盗墓贼来过,你还指望他们给你留值钱的东西?非要往里钻,真是吃饱了撑的!”宋阳毫不客气地嘲讽道。

“别急,对面不是还有一间嘛,说不定那里有东西!”

张晨轩目光投向对面,说完便快步走了过去,手电筒一扫,接着又钻了进去。

结果,人刚进去不到十秒,突然怪叫一声,又跳了出来,撒腿就跑。

“你他妈搞什么鬼,一惊一乍的!”宋阳忍不住破口大骂,刚刚又被张晨轩的怪叫吓了一跳。

“快跑……有蛇!”张晨轩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

宋阳闻言,赶紧用手电筒照向对面耳室的门洞。

这一看,他心里猛地一惊,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只见一条胳膊粗细的黑蛇正吐着信子,昂着头,从门洞中缓缓扭动着身子爬了出来。

宋阳平日里除了在手机上刷到过那些大蛇,现实中见到的蛇,最长也没超过两米。

可眼前这条蛇,绝对超过一丈,简直是个庞然大物,而且他根本认不出这是什么蛇,也不知道有没有毒。

对于墓穴中的东西,他本就没打算猎捕,更不想被这蛇伤到,当下转身就朝着外面的墓道跑去。

在山村里,老人们常说“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钻土”。

大致意思是,三月份天气转暖,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蛇会在三月初三这天从冬眠中苏醒,爬出洞外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出山”。

而到了九月份,天气转凉,气温不断下降,作为冷血动物的蛇就不得不进入冬眠,钻入土中抵御严寒。

这条大蛇行动迟缓,看样子,很可能一直藏在里面冬眠,不过也差不多到了即将复苏的季节。

看来以后进山,真得格外小心脚下了。

两人顺着盗洞原路爬出,从仓柜里跳了出来。

宋阳这才发觉,外面的空气竟是如此清新,忍不住深深吸了几大口,这才转头看向张晨轩:“你这家伙净瞎搞,除了弄一身泥,这下满意了吧?还非得拉上我,你说我以后还怎么信你?

你好歹也是读过书的人,《狼来了》这篇课文你总知道啥意思吧?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老话说事不过三,要是下次你再敢跟我耍心眼,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到了这会儿,张晨轩又开始装哑巴,闷着头,一声不吭。

宋阳吐出心中的闷气,不再理会他,转身去查看仓柜里的蜜蜂,又看了看那个盗洞,生怕那条黑蛇突然从里面钻出来。

他发现仓柜中还有不少正在采蜜的蜜蜂,便在周围转了一圈,结果发现那几处残存的屋基里,都有疑似盗洞的地方。

他猜测,这地方可能是某个古代家族的坟地,估计早就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了。

等了大概二十来分钟,眼看仓柜顶上残留的蜂蜜被蜜蜂吸收得差不多了,再看看背篼里的蜜蜂,几乎装满了一背篼。

宋阳决定不再等待,他将那些蜜蜂赶进背篼,不再管那些零散的蜜蜂。

随后,他用柴刀砍来一根木棒,由于装了蜂的背篼没法倒着背,他便用绳子一头拴住背篼,另一头绑上装着子脾的提篮,挑着东西往回走。

张晨轩则背着瓦缸里的蜂蜜,一路上再也不敢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