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一听是自家厂里产的方便面,眼睛顿时亮了:“这味道比国营食品厂的强多了!同志,你们厂在哪儿?能批发不?”
江桃敏锐地察觉到商机,从行李里掏出样品包,详细介绍起来:“我们厂在沪市郊区,现在主要做红烧牛肉味,还有其他的很多口味。”她撕开调料包给大叔闻,“您看这香料,都是真材实料。”
大叔姓陈,是一家百货公司的采购员。他尝了口面,当即拍板:“这样,我先订五百箱试销,要是卖得好,以后每月固定要货!”
江桃喜出望外,没想到在火车上还能谈成一笔生意。
“谢谢您支持我们厂子。”
她从包里拿出名片。
那是顾有为给她设计的名片,一只桃花斜溢而出。
“好哈哈到时候我会联系你的。”
火车到站时已是傍晚,广州站的霓虹灯在暮色中格外明亮。热浪混着人声扑面而来,站台上小贩吆喝着“凉茶”“煲仔饭”,空气里飘着陌生的香料味。
“妈!你看那个!”顾兰雪指着站外巨大的广告牌——上面画着穿芭蕾舞裙的演员,正是她即将参与的演出海报。
江桃一手拎着行李,一手紧攥着刚签的合同,忽然被人撞了下肩膀。转头看见个戴蛤蟆镜的年轻人,操着广普话问:“同志,要唔要住宿?有风扇,有热水!”
“谢谢,我们住演出团安排的招待所。”江桃护着女儿挤出人群,在公交站牌下找到了来接站的舞蹈团工作人员。
夜风送来珠江潮湿的气息,顾兰雪趴在公交车窗上,望着外面闪烁的霓虹:“妈,广州比沪市还热闹!”
江桃笑着替她擦汗,心想明天送完女儿,自己就要转车去香江了。行李里除了绣样,现在又多了份沉甸甸的合同——这趟旅程,似乎比她预想的还要充实。
“妈,快看!”顾兰雪突然拽着她拐进一条小巷,巷口挂着“广绣坊”的木牌。
店铺不大,玻璃柜台里陈列着色彩艳丽的绣品——金线勾勒的荔枝红得透亮,孔雀尾羽泛着蓝绿渐变的光泽,与苏绣的淡雅截然不同。
“同志是外地来的?”店主是位鬓角花白的阿婆,说着带浓重粤语腔的普通话,“广绣讲究威风,颜色要鲜,针脚要密。”
江桃小心翼翼地抚过一幅《百鸟朝凤》,被那层层叠叠的立体绣法震撼到了:“这羽毛是怎么绣出光泽的?”
阿婆神秘一笑,从柜台下拿出个藤匣:“用马尾缠丝线,再衬金银箔。”打开匣子,里面是闪着微光的特制绣线。
顾兰雪忽然指着墙角:“妈,那像不像你的牡丹?”
江桃走近一看,竟是幅融合了苏绣风格的广绣——白玉兰用苏绣的散套针,枝叶却用了广绣的钉金绣。阿婆笑道:“前年有个苏州师傅来交流,我们互学了几手。”
江桃心跳加速,掏出随身带的绣绷:“您看,这是我绣的……”
正午的阳光照进小店,两个绣娘的头越凑越近。顾兰雪托着腮帮子坐在门槛上,听着母亲和阿婆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加比划讨论针法,巷口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卖云吞面的小贩正经过。
“江同志既然要去香江,”阿婆包好几束特制绣线塞给她,“不如帮我带些新式花样回来?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卡通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