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两样大件文房用品,忽然间给了他一种绘画或者写书法时的那种大气磅礴之感。
一对糖罐,是瓷的,柚子大小。
罐子的面上没有图案,不过写有字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它的年份不是很久,大概是六七十年代。
或许对于现代的人来说,糖算不了啥,但在六七十年代,那可是奢侈品,一般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糖。
5瓶老酒,一瓶神仙特曲,两瓶洋河大曲,一瓶五粮液,一瓶张弓酒。
其中洋河酒、五粮液是八十年代。
神仙特曲、张弓酒是九十年代初期。
两把提梁壶,一个是七十年代贴花“凤凰囍字牡丹花卉”壶。
另外一个是五十年代“松鹤延年”壶。
其中“松鹤延年”壶壶盖丢失了,盖子是后配的,用的木盖,是自制。
木凳是花鼓凳。
凳子的表面有漆木工艺,六面开窗,画有花鸟、吉庆图案。
旧书68斤,里面有两本相册、一本清朝时期的老药书。
两本相册,一本是八十年代结婚时的众多照片,另外一本是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照。
结婚时的照片,照的数量特别多,有一百多张,比常顺自己结婚时照的都要多不少。
这些照片,以迎娶、酒宴、闹洞房为主题。
其中闹洞房照的是最多的,有五六十张。
而之所以这样多,是因为有新娘给亲朋好友点烟的画面。
可能是那些亲朋好友想留作纪念,所以主家就安排了照相的师傅把每一位想去让新娘点烟的人都照下来了。
这种画面很喜庆,在闹新娘的时候,被照下来的瞬间,不少人嘴里的烟都是歪着的。
就拿其中一张照片来看:
一名年龄30岁左右的男人,个头很高,人家都不带坐着,直接站着,站着还不算,昂首挺胸,把烟丢在嘴里,昂着头。
新娘掂着脚、手伸得老长都够不着烟。
照片里的其他人,都是哄堂大笑。
其它那些照片,只要是点烟的,画面中的人,都是合不拢嘴。
老药书是手抄本。
常顺简单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是治疗各种皮肤顽疾的,比如说疮、癣之类。
相册、老药书柴老板把它们单独拿了出来。
旧包有32个,还是以老帆布手提包,背包为主。
里面有一个五六十年代,上面写着“中国人民邮政”的绿色老帆布手提包,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旧衣服186斤,都是近二十年的。
看完,他们谈论了价格:
黄花梨木笔架,100元。
柴老板不知道木头的材质,只觉得它的造型好看,看着高档,另外也很有年份的样子。
他说低了100不出售,常顺也没有砍价。
大刀,50元。
砚台,50元。
一对糖罐,100元。
5瓶老酒,1000元。
主要是五粮液有些贵,目前超市哪怕不是老酒,也是400左右一瓶。
两把提梁壶,100元。
漆木凳,50元。
相册、老医书,150元。
62斤旧书,93元。
32个旧包,32元。
186斤旧衣服,37.2元。
共计:1762.2元。